美文网首页幻灵羽燕读书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作者: 慕闲 | 来源:发表于2022-07-30 12:00 被阅读0次

1.六镇原指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沃野,后来变为北方城镇的总称。

2.六镇的设立,前人认为在北御柔然。现在研究六镇,不仅应注意防北,而且应注意防南;不仅应注意防边,而且应注意六镇对南北朝乃至隋、唐历史的影响。六镇起兵最大的现实问题,在改变了北朝的历史。

3.北魏之初,甸服四面都在设防之列。南方威胁比之于北方柔然的威胁还要更重,因此必须防南。

4.州置营户为北魏防守要害的政策。配置降户于冀、定、瀛等州是北魏旧制,这些地方本有军户,可以安插降户。

5.北魏的兵有两种,一种是鲜卑兵,一种是非鲜卑兵。

①鲜卑兵:多为代北部落(“代北部落”指三十六大部落,九十九小部落。)之苗裔,多担任北魏的禁旅与六镇将卒,带贵族性,地位颇高。

②非鲜卑兵中,最重要的是高车兵。

Ⅰ.六镇兵中主要为高车人,北魏很早即配高车为营户。

Ⅱ.北魏解散部落,高车为一例外。未改姓的多是部落未解散的,且多是未迁至洛阳而仍留在边镇的人,此种人以高车为多。

Ⅲ.六镇兵保持部落性质,特别善战,原因即在高车人多,部落未解散。

Ⅳ.拓跋焘所谓“尽非我国人”,即尽非代北鲜卑。非国人的少数民族兵除了用于打仗,也用于戍守。此种兵地位甚低。

③“以骑蹙步”,是北魏以鲜卑本部人为骑兵,以非国人为步兵,打仗以鲜卑骑兵压迫非鲜卑步兵先出的反映。

④吴兵也是汉人为兵者,汉人为兵在北魏不占重要地位。

⑤兵民分离

Ⅰ.北魏的兵民是分开的,兵用于防守和打仗,民从事耕桑以供军国。

Ⅱ.军事重镇是军府所在地,军人众多,但户口数(民户之数)不可得知,表明在这些州中,兵民分离。

Ⅲ.北魏的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充当,农业主要由汉人担负,兵民之分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胡汉之分。

6.六镇起兵的原因:在六镇军卒中最占势力的军卒中的强宗子弟、国之肺腑、高门子弟、良家酋胕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被当做弃儿,社会地位降低变,成低下阶级府户,是最重要的原因。

①社会地位降低:六镇镇人原来具有职业为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化为鲜卑三种特性。孝文帝迁都之后,职业军人、鲜卑文化这二者未变,但社会阶级则被降低,以前的仕宦、复除权力也没有了。

②崇文鄙武:迁都洛阳,推行汉化后,“以夏变夷”,遂至崇文鄙武,把武人排斥在清途之外。洛阳羽林虎贲发难,实际是六镇起兵的前奏。

③明帝的丙申诏:州镇凡是有军贯或军籍的人,都看作了低下阶级——府户,不仅仕宦、复除从此绝望,而且将永远被人贱视。

④六镇之叛,就基本性质来说,是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一大反动。

7.六镇兵经过三次转手:

①由破六韩拔陵转到葛荣手上,葛荣赖之以继续与洛阳统治者作斗争。

②从葛荣转到葛荣的镇压者尔朱荣手上,尔朱荣欲倚之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③从尔朱氏手上转到高欢手上,高氏赖之以建立东魏与北齐。

8.六镇鲜卑化军人的目的:杀洛阳朝士,逐京邑士子。

9.六镇军人是北齐、北周的统治者,六镇起兵,提高了六镇军人的地位。

10.东魏及北齐之初,兵制承袭北魏,兵民分离,兵由鲜卑充当,汉人主要从事耕织。

11.《资治通鉴》记载:

(高)欢每号令军士,常令丞相属代郡张华宣旨。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时鲜卑共轻华人,唯惮高敖曹。欢号令将士,常鲜卑语,敖曹在列,则为华语。

悟:皇帝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2.禁卫军中“百保鲜卑”和边防军中华人“勇夫”的出现,说明北齐文宣帝对兵制确有所创革,但并未改变兵民、胡汉之分的性质。(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然后取之,谓之‘百保鲜卑’。又简华人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夫’,以备边要。——《隋书》)

13.河清三年北齐十八受田, 二十充兵的法令,把军镇与州县、当兵与种田结合起来了,即兵由州县受田农民充当,兵民、兵农不再各成一个系统。这是北朝兵制上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

  •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1.六镇原指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沃野,后来变为北方城镇的总称。 2.六镇的设立,前人认为在北御柔然。现在...

  • 战国策107-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伐赵。 齐王魏王不欲。 犀首称攻赵易也。田盼以为夸夸其谈。 犀首告之乃游说也,其兵起,齐魏必增...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八六)

    睢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

  • 魏王与齐王约

    魏王与齐王约,约以共伐楚。 恐齐不同意,以董庆为人质。 楚王欲破之,全力以攻齐。 楚败齐之兵,魏人竟不救。 田婴为...

  • 战国策—客谓燕王曰

    【原文】客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

  • 《罗马史》与《战国策》札记(七十七)

    客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出使,散...

  • 思考才能致富

    日更第十七篇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第十七篇了,我慢慢体会了,写作练习并不是练习写什么的问题,而是要练习怎么写的问题。如...

  • 战国策97-五国伐秦无功

    赵、楚、魏、韩、齐,五国相约而攻秦。未果,罢于成皋。 赵将李兑欲和于秦,楚魏韩附之,独齐不欲。李兑欲得陶之封地。 ...

  • 记得,小时候那个揍过我的人

    【齐帆齐微课年度基础营,第十七篇,共914个字,累计21242个字】 哈哈,看到“那个小时揍过的人”时,第一反应就...

  • 战国策―垂沙之难

    【原文】垂沙之难,楚太子横为质于齐。楚王死,薛公归太子横,因与韩、魏之兵随而攻东国。太子惧。昭盖曰:“不若令屈署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wc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