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杂谈: 忧世苦难 谁解我心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9-25 06:48 被阅读0次

在政治思想的讨论中,我们一般推崇儒家,贬斥法家。但庄子有着深邃的洞见,他认为,儒家的仁义与法家的法术会造成一样恶劣的后果。

01 伯成子高辞官

尧当天子之时,封伯成子高为诸侯。尧老了,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老了,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当政之时,伯成子高辞去诸侯之位,跑到乡下隐居起来。禹亲自去看望他,看见他在耕地,于是禹站立在下风向,恭敬的询问伯成子高,说:“当年先帝尧治理天下,封您为诸侯。后来尧把帝位传给了舜,不久前舜把帝位传给了我。您在尧、舜时官当的好好的,为什么我继位了,您辞去诸侯之位,跑到乡野来受苦呢?请您一定告诉我其中的原因。”

子高说:“当年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行赏而百姓自己努力劳作,不处罚而百姓自己戒慎警惕。今天您处天子之位,制定赏罚的标准而使百姓失去了纯朴的天性,道德从此衰落,刑法从此确立,这是后世大乱的开始。您走您的路吧,不要妨碍我的工作。”说完,子高专注于劳作而不再回头看大禹一眼。

这个寓言出自《庄子·天地》,充分表达了庄子的观点,他反对以赏罚来控制民众。

法家不同。比如韩非子,他明确提出刑赏是控制臣子和百姓的不二法门。他在《二柄》中说:“英明的君主控制他的臣子,不过是掌握两个权柄罢了,就是刑和德。”什么是刑和德呢?“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臣属畏惧刑罚而贪图奖赏,所以君主独自掌握刑赏之大权,那么臣属就会在君主面前毕恭毕敬,对君主的号令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而不辞。

02 朝三暮四

韩非子敢这样说,是因为他深信人性好利。那么,庄子反对这样做,是因为他反对人性好利的主张吗?

在《庄子·齐物论》,庄子说了个朝三暮四的寓言。养猴人对猴群说,早上喂三升栗子,晚上喂四升栗子。猴子们听了非常的生气,狂叫不休。养猴人连忙说,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转怒为喜,兴奋的上蹿下跳。

这个寓言表明庄子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见。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和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量不是一样吗?但猴子们不管这么多,先多得再说。就像炒股票,涨了卖掉,落袋才为安,你不卖,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

庄子并不否认人性好利,但他认为顺着人性让百姓高兴就好了,反正总量一样,何必逆着人性呢?但韩非子不一样,我明知总量一样,但我可以通过掌控发放的时间、数量而左右猴子们的喜怒,从而为我所用。

有朋友可能会问,你不是说庄子认为人性朴素的吗?人性好利与人性朴素并不矛盾。人有朴素的一面,也有好利的一面,这都是人的自然性。庄子认为,千万不要助长人的好利性,以免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伯成子高为什么在禹当政的时候辞职呢?因为他认为禹搞赏罚的政策,会鼓励百姓追求利益,一旦潘多拉魔盒打开,为了追逐利益,人们就会学会巧诈、虚伪、互相杀戮,直至导致人吃人的恶果。

刑赏的后盾是暴力,这个逻辑很简单,如果你赏我不贪,你罚我不怕,你岂奈我何?韩非子有办法。韩非子说,这种奖赏不能使他动心,刑罚不能使他畏惧的人,是无用之民,那就杀了他。杀气腾腾,令人毛骨悚然。

03 批尧骂桀

庄子的深刻之处,不仅认识到暴力、刑赏是对自然人性的巨大伤害,而且,所谓的仁义,也是对自然人性的巨大伤害。而仁义对自然人性的伤害,人们习焉而不察,乐在其中而不知它们是伤害自然人性的毒药。

本人曾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有详细讨论,今不妨简要述之。

庄子说:“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一般而言,百姓喜欢称赞尧而非议桀,桀的坏一望可知,他以严酷的刑法屠戮百姓,控制民众,使人不得自由。但尧的可怕之处却不容易使人看得明白。因为尧举贤任能,推行仁义,客观上有发展生产,增加财富,扩大民众福祉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在人群之中制造了分裂,使一部分从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统治阶层。人性有好利的一面,于是人人冲着名位去了,但位置有限,追逐者无算,怎么办?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招。有高贵血统的要求子承父业世世代代搞世袭,读过几本书的要求以文化水平确定名位,能干活的要求以实际能力确定等级,一无所长的攀龙附凤希望能分一杯羹……你争我夺的最终结果,还是暴力说了算,人与人互相杀戮,直至导致人相食的恶果。

怎么办?庄子提出了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他虽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但要掌握权力的君主无为,太不现实了,权力的惯性,只会越来越加强权力的垄断。曲高和寡,弦断有谁听?庄子只能选择隐居山林之间,虽然他是不愿意当隐士的。

相关文章

  • 《庄子》杂谈: 忧世苦难 谁解我心

    在政治思想的讨论中,我们一般推崇儒家,贬斥法家。但庄子有着深邃的洞见,他认为,儒家的仁义与法家的法术会造成一样恶劣...

  • 《庄子》心解(人间世) 上篇

    儒道相争 颜回去向孔子辞行,孔子问:“你要到哪里去啊?”颜回回答说:“我要到卫国去。”孔子又问:“你到卫国干什么啊...

  • 《庄子》心解(人间世)下篇

    对外交往 叶公子高将要出使齐国,他向孔子请教说:“楚王派我去出使齐国,责任重大。而齐国对外国使节,一贯是外表恭敬而...

  • 五绝.无题

    五绝.无题 阅尽人间雪,栖身两指楼。 独登还独下,谁解我心忧。

  • 痴情驻秋

    花开落尽相思去,一世痴情为谁留; 双目忧忧似涟漪,身在冬雨心在秋。

  • 谁解我忧,没有杜康

    我是一个心眼很小的人,一点小事都会让我心神不宁,这个不由自己,虽然也能接受最坏的打算,但是心慌错乱还是不由自己。 ...

  • 【日】念~书,解世忧忧

    不知道书中是否有“黄金屋 颜如玉”, 最近深刻体会到, 世间所不知之事, 书中皆是答案真知。 墨在工作中属于积极的...

  • 【0409】唯 书,解世忧忧~

    不知道书中是否有“黄金屋 颜如玉”, 最近深刻体会到, 世间所不知之事, 书中皆是答案真知。 墨在工作中属于积极的...

  • 谁把岁月当杯酒,让我心忧忧,思念凝噎在心头。 谁把岁月当杯酒,让我心忧忧,纵使刮骨也祛不了这愁。 谁把岁月当杯酒,...

  • 谁怜我心 谁忧我身 谁伴我旁 谁明我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杂谈: 忧世苦难 谁解我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gt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