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学习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学习

作者: 卓玛秦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21:53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引:经义述闻说:“躬自厚者,躬自责也,因下薄责于人而省责字。”

就是说这个“躬自厚”,漏了一个字,应该是“躬自责厚而薄责于人”。这个责是责备,意思是说对自己要从重责备,厚是厚重,就是自我批评要厚、要重。“薄责于人”就是对人要轻责,批评得要轻,这样就能远离他人的怨恨。“躬自厚”,责字在这里是省略。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孔子说:“严以律己,而又宽以待人的人,就能远离怨恨了!”

为什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做会远离怨恨呢?

张居正先生讲解“常人之情,恕己则昏,责人则明,此怨之所由生也。诚能厚于责己,而薄于责人,如道有未尽,只就自家身上点检,而于人则每存恕心,初不强其所未能;如行有不得,只就自家身上反求,而于人则曲为包容,初不责其所不及。夫责己厚,则其身益修;责人薄,则于人无忤。如是,人将爱敬之恐后矣,怨其有不远者哉?”我们常人往往对自己很宽宏大量,找各种理由掩盖自己的过失,却常常眼里揉不得沙子,喜欢苛责别人,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引发别人的怨恨。如果我们接人待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找自己的问题,对别人以宽恕之心,不强求他人不能做的,也不责备他人作错的,也不一味地指责别人,甚至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去,那么就会得到人们的敬重,怨恨就会远离而去,这就是一个人的待人的方法。

就如汤王说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我自己有错误,百姓没错误。就像舜对他的父母,他父母三番五次要把他害死,换做我们肯定受不了,但是舜不仅没有怨言,连怨恨心都没有,只是在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会让父母这样生气。不停的思维如何大孝慕父母,没有去责人,结果是父母被感动了,不再怨他了,天下人都被他感动到了。直至尧王请他出来,后来将王位都禅让给他。舜帝为我们示现的只是自责绝不责人的福报太大了,不仅离开了远怨,还做了天子。

《论语.宪问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观他人过失。孔子说:“赐啊,难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观他人之过。”

钱穆《论语新解》:责己厚,责人薄,可以无怨尤。诚能严于自治,亦复无暇责人。

相关文章

  • 开始故事会

    《论语》卫灵公篇第19-20章:卫灵公篇第19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一个君子最...

  • 《悦读论语》之辩析“卫灵公问阵於孔子”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61篇。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1篇:卫灵公问阵於孔子。...

  •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是卫...

  • 《论语·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

  • 《论语》卫灵公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二节: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原则和气节。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四节:孔子感概知晓的德行之人稀缺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子路呀,在这个世上知道德行的...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五节:管理者要敢于放权。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译文:孔子说:“无为...

  • 论语卫灵公篇

    第七节:让自己在不确定中受益。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

  • 论语卫灵公篇

    第八节:如何掌握沟通技巧。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t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