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走的花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作者: 简约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10:07 被阅读637次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丁卫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是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丁卫军。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遵循寻找——发现——探索的循环途径,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挖掘人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句子,才称得上属于自己的句子。”已故作家陈忠实这样解读海明威的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文学创作如此,我们的专业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1992年8月,我从原南通县电大毕业,被推荐到五总初中,成了一名聘用教师。我的专业发展是从对课堂的追问开始的。

开学后的一个月,学校对新分配教师全面听课。我清楚地记得我上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学校领导和语文组老师一连三天听完了我这篇课文的全程教学。我在五总初中工作了10年,这一次听课后,学校领导再也没有踏进我的课堂。用他们的话说,我的课是“免检产品”。第一次公开教学的经历,让我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敬畏感。学生一双双明澈的眼眸告诉我,我应该做得更好,由此我开始思考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课是什么样子的?最初的理解是,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厚厚的几大本备课笔记,成了我教师生涯起步的最好见证。我把备课笔记上的内容,全都“兜售”给学生,课堂上有问有答,很热闹,学生似乎考得也不错。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吗?我一次次反问自己。

自我的反问和否定,让我的思考不断深入,也让我较早地开始了专业阅读。于漪、魏书生、余映潮等一大批前辈的课堂,犹如一道道风景在我的眼前次第展现,五彩斑斓,让我沉醉。课堂竟然可以如此妙不可言。

我从模仿名师名家的课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的课堂,力求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获得更多。2001年通州市“名师之路”教科研沙龙成立。我有幸成为第一批成员,开始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着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可是当我第一次走上县级公开课的讲台时,我还是失败了。我记得是在金沙中学,讲的是日本作家江口涣的《鹤群翔空》。我试图用话题讨论式来展开教学,结果问题过大,放开了,却无法收拢。痛定思痛,我蓦然发现,仅有教学理论,只是把名师名家的课机械地搬到自己课堂,终究水土不服。无“我”的课堂虽有骨架,却没有灵魂,自然也无法带给学生心灵的滋养。

2009年5月我入选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提出了“简约语文”教学主张,开始了“简约语文课堂”的建构之路。简约语文,起点在课堂,落点也在课堂。简约语文课堂,简言之,就是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简约化,让语文课堂真实、扎实、丰实,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

2010年10月,石港中学的校园开放日,我执教台湾作家聂华苓的小说《人,又少了一个》。课很成功,我颇得意了一阵。可是,儿子却这样问我:爸爸,你觉得这一课好吗?这篇课文在你课前发下材料的五分钟里,我已经看明白了,我想大多数同学都能看明白,你怎么还带着我们颠过来倒过去折腾了一课呢?这一问着实让我吃惊。有多少孩子有着同样的疑惑,却没有机会没有胆量和我直说?

教学《皇帝的新装》,我们还是习惯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进行分析,告诉孩子皇帝的昏庸与虚伪,骗子的精明、狡猾。学生课后问我:丁老师,有没有不精明不狡猾的骗子呢?我一时无语。我们有多少课堂,教师就这样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存在,自说自话;有多少看似热闹的课堂,在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在文本的表面滑行?

课堂的“我”在哪里?在文本里,在学生中,在课程里。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没有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课堂自然面目可憎。

2015年10月,山东泰安二中,我带着重新设计的《皇帝的新装》登上了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观摩活动的讲台,通过角色朗读,我和学生一起探究童话人物背后的“角色”寓意。在这场荒唐的闹剧里,骗子原来是一面展现人性虚伪的镜子,它照出了病态社会的众生相,照出了扭曲的人性。山东省泰安市教研员孙善利先生赞叹说:你的课顶天立地,顶人性之天,立语言之地。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几番番设计山重水复,几回回打磨柳暗花明。在家常课里且行且思,在公开课里出生入死;在简约语文教学主张的探索中,在江苏省“十二五”课题《初中语文简约课堂建构研究》的实验中,导师的一次次谆谆教诲,同伴的一次次研讨商榷,实现了我的课堂华丽转身。我深深领悟到: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垫高学生的灵魂,锃亮学生的精神底色。也许这就是我寻找好课的意义。近五年来,我有10多篇课堂实录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2015年我完成了简约语文教学主张的体系建构,专著《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简约语文课堂》正式出版;2018年《简约语文公开课》一书全国发行。

简约语文十年路,走着走着,走成了一支队伍。2013年9月,我的工作室在育才中学成立。简约语文研修团队,我的名师工作室站在通州教改的前沿,努力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普惠更多的学生,引领更多的教师,助推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路追寻,我的语文,我的课堂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就读于通州高中的刘彦彤同学在《跟着丁老师学语文》一文中这样写道: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语文”,不是那一本几百页的教科书,它是有血有肉的生活,是文字与符号的艺术,是能深入骨髓的精神力量。一个人的全部气质与内涵,皆来自语文。你的文凭、证书就像装饰品,也许可以给你加分,但最终打动别人的,你的内在你的品格,都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眼前常常会闪现出一双双明澈的眼眸,一张张笑靥如花的脸庞,那是我初登讲台时看到的模样。初心不忘,和学生一起,和团队一起,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道路上,跋涉而歌。这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谢谢!

相关文章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虽然这些句子,简单通俗易懂,是大白话。但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复制粘贴,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就...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丁卫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是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丁卫军。我今天汇报的题目...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我是我自己的“。在提倡解放个性的时代,中国近当代作家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写作风格,也独成一体。陈忠实先生就...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几乎不写后记或自序,他认为作家是通过作品和读者交流的,作品发表出来,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 但是《白鹿原》发表...

  • 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

    今天我们讨论这一讲的最后一节,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言。2009年中国作家陈...

  • 谈写作: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五)

    我们看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中的一段文字。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盾?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

  • 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七)

    我们还可以有第三种表达。既然作者喜欢生造字词,不肯让人读懂,那么就自己写文章给自己看得了,这种表述就比较偏于冷句,...

  • 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八)

    贾老师喜欢用短句子。前面就说过,他喜欢用语气助词,他的文字的长处,是舒缓而灵动有韵味儿。不足是什么?不足是有时候绵...

  • 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六)

    那么如果说这个押韵句,他的长处是朗朗上口富于和谐感,但是用的密度太大又容易单调的话,无韵句刚好可以弥补押韵句之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vu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