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作者: 我若盛开 | 来源:发表于2021-07-28 17:08 被阅读0次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

伯夷、叔齐互相谦让王位,最终一同隐居。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后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子贡询问孔子如何评价这两人,是想通过孔子对两人的态度来判断他是否会赞成卫君的王位之争。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是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是否会怨悔。孔子答: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怎么会怨悔呢?

孔夫子这个回答,简简单单,却充满力量。他启发我们:聚焦内心真正的诉求,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值得做的事,便是最好的,不管世俗如何评判我们,都如过眼云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结果不符合世俗的成功标准时,我们是听从内心的诉求,淡定从容地做该做的事,还是焦虑不安自我怀疑?我们是关注得到的部分,还是耿耿于怀于得不到的部分?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关于这些天写文章受挫的。

最近我写了几篇育儿类的文章,阅读量非常低,总体来说这类文章阅读量都低;一篇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投稿到“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专题被拒;简书创作者申请被拒。这些状况都让我感觉很无力,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我着急上火,心难安。

我察觉到我需要修心时,脑海中最先跳出孔夫子的这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用这句话反思:首先,我写文章的初心所求是成长,是否获得收录和创造者称号,并不影响我的成长;其次,育儿类的文章是我最主要的定位,虽不畅销,但我喜欢写,也是我准备深耕的领域。细细想来,我求的是“成长”和“在喜欢的领域耕耘”,也得到了成长和知识的积累,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外在的评价,外物的得失,属于机缘,并不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既然自己所求有所得,那便是好结果。

念头的转变,带来的是心的平和,慢慢变平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对于修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鼓励我们,如果一件事是自己想做的,值得做的,那就去做。放下得失心,用最自然的状态去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我们想做个利他之人,那就遵从内心的诉求去做利他之事,不必在意受众的反馈。真正带着利他之心做事的人,是不会吃亏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如果我们想做个良善之人,那就用良善的行为对待周边的人,不必纠结于他人是否良善,不必担心自己会吃亏。若能真正做到俯仰无愧,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君子坦荡荡”。

如果我们想对家人付出爱,那就去做,不必计较家人能否领会,能否看到我们的付出,如果付出就一定要求回报,得不到回报就伤心失落,那就不是爱,而是等价交换和情感勒索。若能心无旁骛,用最淳朴的状态去爱家人,一定能被感知到。

如果我们想好好工作,那就好好工作,不必每做一件事都盼着领导夸奖,盼着奖励。若一个人有真才实学,是不会被埋没的。

得失乃生活常态,记挂着得失,人的行为易偏离本心,易变形。想做好人,且已经做了好人,想做有爱的人,且已经做到有爱,足以。

人生是一场修行。

有顿悟慧根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的修行,需如神秀般“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圣贤的大智慧,滋养我们的心灵,恰好助我们扫除心灵的尘埃。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人类的世界如此,动物和自然界呢?闭上眼睛,深呼吸,来到了一片大草原上。

“天冷干旱,草稀稀疏疏,果树上没有果实,最严重的是缺水,现在的食物存量,已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好在,严冬就要过去了,等天气回暖,一切就都好起来了。”

象群首领瞭望着大草原,如是想着。清晨的空气真新鲜,她享受着此刻的安静祥和,直到族人来唤她,新的一天,要安排活动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和栖息场所。象群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今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需解决生存问题,同时寻找新的食物供给地。

一天又一天,象群重复着一样的生活轨迹,食物越来越少,大家都吃不饱。首领做了一个决定,先保证小象和老象们的食物供应,年轻力壮的分的食物变少,她以身作者,分的食物最少。有些年轻的象有意见,吃得少没力气干活;大部分象也觉得不妥,首领是最尊贵的,一定要先保证首领的食物供给。她只是笑了笑,坚持自己的做法:“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老人们操劳了一辈子该享福了,理应以他们为先。”

日子飞快地流逝,操劳和食物的匮乏令首领精疲力尽,但看着孩子们生龙活虎,老人们老有所养,她心满意足。面对质疑与赞美,她皆云淡风轻。

“立春要来了吧?”这一天,奔波的象群,选择栖息在一条小河流边,看着快要枯竭的河流,首领想起了春天,很快进入了梦乡。睡梦中,似有水滴落在身上,一滴,两滴,三滴,越来越密集。是真实还是梦境?首领睁开了眼睛。啊,下雨啦下雨啦!春天的第一场雨,立春之雨,万物要复苏了!她笑了,灿烂如花。

象群陆续醒来,孩子们看到雨,按捺不住狂喜,笨重的小身体到处奔跑嬉戏,成人们亦欢呼雀跃。雨滴也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跟着狂欢,越下越大。不知过了多久,兴奋的象群累了,重新进入了梦乡。

天亮了,阳光照在草原上,温暖和煦。一夜春雨,润物细无声,大地已复苏,小草茂盛了,河水蓄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真好,一切都值得!”首领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感恩。象群则感恩首领,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无怨无悔地付出。那些反对过首领的象,心生惭愧,更多的亦是感恩。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象群唱着歌,欢快地出发了。

文/我若盛开

2021/7/28  日更58/100

相关文章

  • 求仁而得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最近开始接触《论语》。听于丹讲过,听樊登讲过,可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看过,说来好笑,一直自诩为喜欢阅读,竟然没有读过...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在想一个问题,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个词看起来很美好的一个词,对自己却是那么的远 每件事情在好的一方面之外,也会有坏...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用这句话当做《对财富说是》的结尾吧!也算是对自己的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思,回顾以往,也许这句话便是对自己...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一个亲戚向她家借钱,她们很爽快的借了,而且那时关系不错,看到对方有难,就帮他了。 但是一年了,还...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今天是5月份新一期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天。正好是五一劳动节,带娃去附近的江滩骑自行车,来回十多公里,很累,...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唉,想想真的有些不舒服。 昨天,做晚饭时,看手机有老朋友的语音。一听,是她问我“还写不写简书了?”“简书是个软件还...

  • 《论语》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如果依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别...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一

    1968年5月10日那一年我十岁,像往常一样,我上午背着二岁的妹妹一起去学校上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下午我再背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lz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