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下面的螺母,上面的水龙头就松动了起来,取下两个管子的接口,就可以抽出两个管子来,但上面的丝已经跟水龙头连在一起,生锈的厉害,很难弄出来,索性用剪刀把两根管子剪断,这样两头就都可以拉出来。
按照旧的样式将垫片、丝和堵头螺母依次装进两个管子,从水池台子的孔下面穿出来,再接上水龙头。
第一次没经验,只用手将水龙头和冷热管接口拧紧,不过还留了个心眼,没有把下面的堵头拧得过死,就怕装上之后又发生漏水的问题,到时候还得再拆了重新装。
当然这些拆装的方法不是天生就会,也是网上搜了相关的视频看了几遍,按照所说的去拆装。网络时代就这点方便,一些方法手机一搜就有,看视频更直观更好理解。
装完之后发现没漏水,以为就完事了。结果等到下午,发现又开始漏水了,不是跟进水管连接的接头漏水,而是跟水龙头连接的管子接头处漏水。
想着可能之前装的时候没有上胶带,因而可能有缝隙,便又全部拆出来,把4个口都打上胶带,然后拧紧,这样确保最大的密闭性。
两个管子跟水龙头连接的接口外型还不太一样。冷水管的接口拧紧了,可以用扳手来继续拧死,而热水管的接头拧进去之后扳手就用不了了。
因为六角螺母是在里面接口处,只能用鱼嘴钳夹着管子上面的坚硬部位,慢慢地去拧,确保完全拧死。
下次如果再漏水,肯定就不是接口的问题,因为已经拧到最大限度了。又一次装好之后发现,这次彻底不漏水了。之前漏水原因就是因为接口处没有上胶带。
这次更换下水管才发现,下水管所在的空间放的东西太多了,进水管、下水管、净水机,加上还有一个柜式的底子,让人在里面非常难操作,不利于管子的更换。
当然,里面的一些东西是必须有的,主要还是下面的底板限制了操作空间。另外,下面的卫生也是不好打扫,特别是当里面漏水时,排水困难,容易渗透到旁边的木板墙里。
当初为了追求美观统一而做成了封闭式的模样,却没有考虑管子更换问题,导致管子坏了需要更换时,人挤在狭小的角落里难以施展手脚,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也要想到更换的方便简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