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御堂健康资讯 黄帝内经中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皮肤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
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
立冬需要预防什么疾病?
1、预防心血管病
心火应夏,最怕寒冬。立冬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心衰患者增多;因此中老年做好预防非常有必要。
2、预防上呼吸道问题
肺喜温润而恶寒燥。冬病夏治,就是以肺经上的问题为主。因此,冬病主要是跟肺有关的病:鼻炎、咽炎、咳嗽、感冒、支气管哮喘。如果,家里人有这些方面的问题,那么应提早预防和注意。
3、预防脾胃问题
胃喜温怕寒,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喜温而恶寒;立冬,脾胃问题的患者也会增多。
4、预防肾病
冬季,寒气通于肾,如果这时不注意防护,肾功能低的人就容易犯病。就是正常人寒气入肾也伤肾!
为什么立冬前要做艾灸?
天气转凉,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季节的变化而潜藏于内,养生保健也要注意护好阳气,越早通过艾灸调理阳气,扶正祛邪,越会起到补益强身、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让你这个冬天可以在温暖中过去。
传统中医养生认为,人体气血的循环,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是以阳气为根本,阳气是生命的动力,人体阳气充足旺盛,就好象太阳当空,大地上的万物就有生发之机;倘若人体的阳气衰败,就好像天空布满了阴云万物就会枯亡。
艾灸疗法是根据24节气而灸,最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7天内进行艾灸,其效果更佳。
立冬如何艾灸?
1、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足三里灸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2、关元穴
关元穴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关元灸具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之功效。主治诸虚百损。
3、气海穴
“气海一穴暖全身”,意思是说气海穴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气海灸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功效。
4、神阙穴
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尤其适合在此处进行艾灸,长期艾灸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延年益寿的功效。
5、风门穴
风门穴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适宜于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的功效。
6、肾俞穴
肾俞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的要穴。肾俞灸具有调理肾气、强健腰脊、健身体、壮元阳的功效。
传承文明是一种责任,健康倡导是一份情怀,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康笔札,更多健康资讯与您一同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