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作者: 李问寸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09:34 被阅读0次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恢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

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恢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网图侵删

上章老子讲“常善救人”,善人和不善人都有道性,故平等无二,都可修常德,再造复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新人。这是“救人”的理论依据,如果人不是道所生,没有潜藏的道性,那人不可能获得拯救。圣人妙观善人和不善人的道性,以化恶人为善人,让恶人生起一颗善心作为事业。第1章宣讲常道,此章宣讲常德,道德双行,结构严谨。

常德有三知三守三归气象,就是三德九品。第一德是婴儿德,第二德是无极德,第三德是纯朴德。释德清说:“上章言行道之妙”,圣人不以知道为难,而以守道为难。上章圣人以五妙法济世救人,把恶人逆转为善人,把善人再造为圣人。圣人是道者,善人是德者,恶人是失者。修常德是实现“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的具体实修法,是妙法的体现。三德九品,最后归于“朴”,恢复纯朴的自我,回归圆满法性,与道同体。

守雌、黑、辱三贱位,这是心法,是心灵的逆转。“知其雄”、“知其白”、“知其荣”,这都是世间的成功者,是世间法的优胜者,他们必须第二次修行,修出世间法。常德是在守柔上下功夫,分三大步九小步。世间的雄者外表强大,但内心忐忑不安,焦虑极重,心灵没有归宿,没有安全感。“静为躁君”,雄者都是躁动者,他们的心需要被安抚,因此常德正是他们所渴望的。老子以证悟者的法眼看见雄者渴望常德,以安慰自己的心灵,所以修常德是一切人的无上妙法。

返璞归真,实属不易。

相关文章

  • 常德不离成大器

    走马观花道德经(28) 道德经第二十八景——常德之门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 初识《老子》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八十五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三十)大制不割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 专注

    日精进第54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八条,《卓有...

  • 绝学无忧:学习《道德经》心得(21)

    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当心中奔腾一万只草泥马时

    1、乔布斯: “ stay foolish” 2、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 知其雄,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

  • 简单不简单 DAY 252

    成长篇 第三节 话说道德经(三十) 大家好,欢迎来到简单不简单,每日生活分享。关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内容,我们...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61/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7/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一】...

  • 【经典品读】知其雄,守其雌

    【经典原文】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选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经典大意】 老子说:(一个有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qw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