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I,我并不感冒,主要是因为懒,懒得研究,懒得创新,懒得费劲,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网上各种利用AI批改作业,利用AI赋能课堂,而我依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多也就是利用课件更直观。
课堂上,我喜欢随机挑学生背诵课文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让我觉得课堂是有生命的,否则死气沉沉的课堂会很没有成就感,学生也容易打瞌睡。但这个“随机”也是带情感的,某些人会经常被提问,而另一些人又总是被遗忘。后来,我便用“推火车”的方式抽查背诵或提问问题,但时间久了也没什么新意,学生还会大喊大叫,“老师,挑谁谁那一排。”“老师,你很久没挑谁那一排了。”
当我看到视频中有人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AI制作“随机点名”系统时,我心动了。我想,如果我把“随机点名系统”引入课堂,那我的课堂是不是会更刺激,更无章可循,孩子们上课会不会减少侥幸心理,怕被随机点到?
说做就做,在网上找到一个初三语文老师在视频中展示自己做的随机抽查背诵系统,并配有讲解,用的是最新AI——DeepSeek,步骤简单易懂,我这个“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人竟然奇迹班地成功了。做起来虽然简单,但输入全班学生的名字和所有古诗词的题目稍显费劲儿,不过,当我点击“开始随机”后,一个个学生姓名或古诗词名字在我眼前闪过时,心里顿生久违的成就感。
第二天,当这个随机点名系统出现在学生面前时,班里顿时“哀”声一片。初三嘛,四十首必背古诗词是少不了的,为了防止他们遗忘,每天我都会在课前五分钟抽背。我会先随机抽一名学生,再随机抽一首古诗词让他背,如果能在这么紧张的条件下流利地背诵出来,我猜一定不会再遗忘。有时候,我也会用此点名系统抽学生回答问题。当看到教室里死气沉沉时,当有人打瞌睡时,我会突然停下来随机点名,孩子们立马正襟危坐,抬头注视黑板,一面幸灾乐祸谁是倒霉鬼,一面偷偷祈祷别抽到自己,还有那些活泼的孩子一脸坏笑地喊着自己死党的名字,班上的气氛立刻就发生了转变,活跃的课堂就又回来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高科技实在太强大了,我的这个随机点名系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把戏,如果有心的话,AI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资源。比如,作为老师,可以利用AI按照我们的讲课思路帮我们做课件,简单省事;作为学生,可以利用AI获得很多免费资源,学习上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它帮你提供解题思路,据说还可以提要求:只需要解题思路,不给答案。还可以要求它给你再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但是,许多大人却只会用手机刷抖音,很多孩子也只会用手机玩游戏。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自我管理上的挑战。它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如果我们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它将是一个最强大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