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会核心知识与分享精华汇总11.13

读书会核心知识与分享精华汇总11.13

作者: Amy张的幸福房 | 来源:发表于2025-11-12 07:08 被阅读0次
原文摘抄

《正面管教》  第七章  有效地运用鼓励2

自主阅读            4:50—5:40

为梦想读书会      6:00—7:10

鼓励与赞扬

第1个误区: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这些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第2个误区:成年人对赞扬的另一个错误看法是,他们能“给予”孩子自尊。自尊既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感中培养出来的。

如果你对要对孩子说的话是赞扬还是鼓励感到困惑,想想下面的问题可能会有帮助: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我发现最后一个问题尤其有帮助。我们对朋友说的话通常都能符合鼓励的要点。

鼓励与表扬对比表

鼓励与批评、自我评价

认为帮助孩子做得更好的最佳办法就是对他们做错的事进行批评,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孩子往往不用你告诉就知道,而且当孩子们自己承认需要改进之处时,效果会更好。你可以问孩子:“你打算怎么改进?你需要做什么来实现你的目标?”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想出各种可以帮助他们改进的办法来。这种做法能够教给孩子设立目标以及做出自我评价的价值。

塔图老师没有只是指出错误。她先关注好的地方,然后让科丽自己去评价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问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们通常自己就能知道,而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这个例子包括了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概念。当你指出哪些做得好时,孩子们往往会希望继续做好,或者做得更好。

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习并且改进学业和社会技能。然而,鼓励往往是激发一个孩子上进的最好方式。如果还要采用其他一些办法——诸如下面介绍的办法——如果我们先通过鼓励“赢得”了孩子,使孩子们更善于接受,这些方法将会发挥出其最大效果。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

如果一个父母说:“把干净衣服放进抽屉里,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然后我再告诉你下一步。”就会很有帮助。下一步,他们可以把玩具放到架子上或玩具箱里。为了使收拾起来更好玩儿,可以建议孩子先收有轮子的玩具,然后收小人儿玩具,再收动物玩具。

史蒂芬·格伦在他的讲演中指出,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于是双方之间往往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花时间训练孩子能消除这些误区。

花时间训练,意味着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

花时间训练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做得达到你的满意。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而且,要记住,你想让他们做的事,不见得就是他们认为“优先重要”的事,除非等到他们自己也做了父母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把生活中“优先重要”的事做得更好。尽管整洁和礼仪对孩子来说不见得“优先重要”,但他们仍然需要学习这些品格。然而,大人们需要记住,孩子总归是孩子。

花时间训练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例如,每星期选一个晚上来练习餐桌礼仪。

花时间训练孩子还包括,当你要改变做法的时候,要告诉孩子。

在实行新做法之前,以尊重的态度与涉及到的人一起讨论将要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日常惯例表

孩子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觉得自己能干,越能受到鼓励。能避免晚上就寝争斗以及早上起床争斗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而不是由你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可以先让孩子列出他们晚上就寝前应完成事项的清单。

我的感悟

我们又不是人民币,凭啥人家都喜欢我们。

不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的人生才能更自信、更勇敢、爱自己,一个敢于做自己人生的主角的人才能更有成就。

感觉好的时候才能愿意做的更好。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或错误被他人指出这两者之间,相信处于前一个情境下的孩子更愿意积极主动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我是怎么犯错的呢?我要如何改正这一点?而被他人指出的孩子,尤其是写作业,会有一种被指责的感觉,会更依赖于他人的检查而不是自查,至于检查后会不会立即主动改正,可能要看孩子的心情决定了。

之所以要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是因为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读能力却超级差。引导孩子尝试用新方法新模式解决问题,要尊重更要有耐心,最重要的是你要发自内心的相信他。

日常惯例表会是我们花时间训练孩子的最佳辅助工具。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把自主权与选择权还给孩子。因为只有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们的行动力才会更强。

共读书友分享

鼓励的四种方式让孩子更自信

描述式鼓励:清晰地描述孩子的行为,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注重过程、品格,轻结果)

句式:  我看到+具体行为细节,这说明你……(品格)

例如:

我看到你把书桌上的书整理得很整齐,笔也放回了笔筒,桌面擦得干干净净,这叫做有条理。

感谢式鼓励:感谢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仅仅结果。

句式:谢谢你+具体细节行为,我感觉……

例如:

谢谢你在妈妈忙碌的时候自己找了绘本看,你真是个机灵又有办法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宝贝。

启发式鼓励: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能力。

你……(具体成就或行为),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感觉怎么样)?

例如:

你连续三次月考都超过了90分,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你自己收拾的,看到这么干净的房间,你的感受是什么?

赋能式鼓励:表达对孩子有信心,给他们力量。例如:

你这次用了很多时间来复习功课,我相信你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

上次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相信这次你也会想到办法的。

鼓励

我们总是在小时候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在大了的时候嫌弃他们什么都不会干,这都是没有花时间训练的结果。

启发式问题获得的答案可以是五花八门甚至不符合我们预期的,重要的是调动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拥抱有时候是一剂治愈一切的良药,此刻无言胜有言。

人都是在被需要的时候更有价值感,包括我们大人。

鼓励与赞扬的对比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鼓励,它们的关注点与目的性等的不同,让孩子有了两种不同的应对,一个是向外求,一个是向内求,只有向内求的孩子才能更有价值感与归属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会核心知识与分享精华汇总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gy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