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A最近10年换了三份工作,因为有着很好的履历背景,名校工科背景,为人低调、做事踏实、形象良好,过去所服务的3家公司都是非常优质的企业,是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去的企业。这些年,小A基本都是企业里的骨干员工,他前两年进到的现在这家企业,刚进去的时候老板还承诺要配股,今年以来公司形势不太乐观,股权未能兑现。尽管这样,但相较整体不太景气的就业环境,小A的工作仍然让很多人羡慕。
问题是,最近小A觉得工作特没劲,日复一日地写各种规划报告、发展报告、战略报告,写得自己都无感了,和我的工作不一样的是,我是给不同的企业写,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讲清楚,自己也不直接写,而且我面对是不同的“老板”,经常还有新鲜感,也常常有新收获和发现,但他始终是给一家企业写规划,给一个老板做汇报,这让他有点陷入了职业倦怠期。
上周,我们一起吃了个饭。基于他的这个困惑,我和他分享了我的一些思考和观察。我和他说,你现在的问题可能主要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还是一个基层员工(骨干员工也是员工),很多的工作都做腻了,但是还是要做,之前你处理的方式是换企业,而现在你发现换企业后,一旦过了新鲜劲,之前的种种问题又会冒出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心态没有以前好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性方式之一或许是:晋升到管理层,小团队,大团队,中层管理者,高层领导都行。之后,再挑战和适应不同的工作方式。
关键问题来了,一直以来都这么优秀的他,为什么没有获得晋升管理者的机会?我和他共识的结论大概是“情商不够”,未能获得直线领导甚至是聊隔级领导的信任,或者通俗一点讲是“不会来事”,不会来事就算了,甚至还不屑于“来事”,对一些会来事的人持看不惯和鄙视的态度。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更关键的是,他似乎一直相信只要专业能力强,一定就会发光,一定就会有好机会?!
我和他分享了一个我早些年服务的一家智力密集型企业的所见,这是一家聚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企业,其员工都是世界各地顶级名校的博士生。我记得我在访谈其中一位博士时,他和我分享了一个他的观点,他说,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来自一流的大学,我们有一流的智商,不相上下,那么我们聚到这样一家公司后,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他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会不会来事,就是我们常讲的“情商”,他说他时常在思考,今天芝加哥论坛上演讲的机会为什么给了张三,张三在这个体系内是怎么干活的,他就去研究张三,然后向他学习,因为专业能力大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那么关键因素就是情商,说白一点,就是领导更“喜欢”张三,为什么?二是体力好,他说,职场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体力的竞争,以他们所在的行业为例,他们在具体的服务中,需要阅读大量资料,有些人熬一夜把资料看完并得出了有效的结论,有些人还在睡觉,前者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工作的关系,我过去十年来所服务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智力密集型企业,接触了大量的知识型员工,这中间又以工科背景的员工为主,我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沉浸在自己的专业中(这里没有任何贬义),并且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就会闪光”的理念,时至今日,也不能说这两个条件就不存在了,在我看来,而是现在的职场要求我们要一直发光,要一直香,而且是处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阶段的“光”和“香”。
我和小A说,能和你共事的人专业水平肯定都不差,不然连门槛都达不到的话,肯定也进不去你们公司,这样一来,大家就需要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来更多地被看见,尤其是被信任—被上级信任。我想起古时候有位将军,他要远征,远征前他和皇上签了个君子协议,他的承诺是,他对皇上绝对中矿,请皇上一定要相信他会打胜仗,而皇上的承诺是,我信任你的忠心,等你的好消息。
7年后,这位将军果然打赢了,凯旋归来,他一下就飘了,觉得自己功劳很大,见到皇上的时候也是一副很骄傲的架势,皇上给了他一个筐,筐里有很多信,让他打开信看看,将军随手拆开一些信,发现都是告他状的信,皇上但凡相信其中一点内容,都可能中途就把他召回来了,甚至是斩了,将军突然醒悟,跪在皇上面前,他能够打胜仗,核心还是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在我看来,很重要的实际上他离开时和皇上签的君子协议。
要获得不同人尤其是自己上司的信任,仅靠专业大概是远远不够的。工作中我接触到的很多老板,他们通常都有一些自己非常信任的人,而同时要获得他们的信任非常非常难,有些甚至是要纳“投名状”。信任因为难能,所以可贵。
麦肯锡有一个建立信任的公式——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自私度。第一,可信度。如果你是一个将军,能不能攻城略地打胜仗?如果你是一个谋士,能不能神机妙算,决胜于千里之外?也就是说,你是不是这一方面的专家,到底能不能成事?这是获得信任的基础,门槛条件。
第二,可靠度。即使是专家,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答应的事不做,答应的交付日期不遵守,能打胜仗的时候不打胜仗,能打大胜仗的时候只打小胜仗,也不行。所以,靠谱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可亲度。大家有可亲度,才更容易有可信度。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家里大致是一个什么气氛,你的三观怎么样。我跟你熟就更容易相信你,咱们三天吃一次饭,一周喝一顿酒,我们俩甚至有可能比亲生兄弟姐妹还亲,这是人类基因导致的。
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这三个加分项是相乘关系,都直指信任。但同时要小心自我导向。如果你在整个做事的过程中一直只想着自己,把好事都留给了自己,坏事、风险都留给了别人,那别人能信任你吗?长此以往,信任是建立不起来的。也就是说,你把自己放在越靠后的位置,把别人的利益搁得越靠前,别人越容易信任你。
所以,回到文章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阻碍我们向上发展的瓶颈是机会,而要获得机会必须得是被信任的人,尤其是要被自己的上级领导信任,而要获得信任除了专业能力,还需要情商在线(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