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首页投稿简友广场
纪实文学 丨小伙伴们与房子的故事 1

纪实文学 丨小伙伴们与房子的故事 1

作者: 阿斌bin | 来源:发表于2025-10-20 16:39 被阅读0次

文/阿斌  【原创】

以下文字来源于我身边的小伙伴,我只是隐去了他们真实的名字。

我从媒体出来后,进入一家咨询公司,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我们行业的目标是麦肯锡。我的部门里研究生占比超过了七成,薪资水平属于较高的部门。我们的工作是掌握国家宏观经济动态,利用互联网、行业数据,为客户提供智力方案,因此平时对社会问题也比较关注。

公司里其它部门,有下岗再就业的国企职工,有不少外地员工。

2006底,我们部门的小伙伴们就开始一起讨论买房的事。

01

李芹,武汉人,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是中央财经毕业就好喽。”她在我们部门做数理统计分析,多次参与我们组的重大项目,与我配合默契,她的数据分析精准、逻辑性强,洞察力敏锐,很好地支撑了我的观点。

李芹最早提出来她要买房子。那时,她和男友两人一起到北京闯荡,希望在北京站稳脚跟。男友是她研究生的同学。

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手里积蓄不多,两人选择在京郊西部的房山区买房,那里是房价的洼地,最便宜的地方。他俩买了一套51平米的一居室,总共38万元。两人共同支付了6万元首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李芹说,在北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2011年李芹夫妇俩卖掉了房山的房子,在南四环新买了一套。

2015年李芹生了孩子。到了2016年,她卖掉南四环的房子,换了西城区的学区房。

李芹考取了北京市的公务员,现在市属机关工作,目前已晋升为处长。

前两年,我见到李芹时,她满脸春风。

她说,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在一所不错的学校。要不是当初狠心做出决定,换了学区房,孩子也不会有好的教育。

02

我的搭档瘦李,江西人。我从一进公司,我俩就在一个办公室坐对桌。

瘦李,人很瘦,高个子,戴黑框近视镜,人很聪明,在项目方案中经常会冒出一两句金句,成为点睛之笔。公司里的重点项目,都是我俩组队共同完成。

我俩一起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山东某企业的战略咨询方案,我们一起出差,一起在客户那边下到基层了解基层的情况。回来的路上帮我提行李箱。

瘦李在大家买房热情的鼓舞下,2008年底他买了一套位于丰台区丽泽附近的期房。当时已经传闻,奥运会后,房价要大涨。

三年后,2011年刚刚入住,瘦李的母亲查出患有子宫癌。

瘦李,来自农村,母亲没有医保,看病花费了不少钱。

瘦李和我说,他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父亲在村里小学校教书,母亲是没有文化,他家承包了一座无人要的小山,母亲一人在山上种了许多竹子。他上大学完全是母亲的支持,说要他像他父亲那样做个文化人。

没有医保的母亲患了癌症,来到北京治病。在母亲看来,北京是个好地方,不然毛主席也不会住在北京,所以北京一定可以治好她的病。

瘦李和我说这些时,眼里闪动着亮晶晶的泪光。

为了给母亲治病,瘦李被迫卖掉了装修好的房子。为了尽快拿到钱,他和中介说,宁可亏点钱,也要尽快卖出去。

那段时间,瘦李和我说,让我多为项目操心,他要处理家里的这些事情。

瘦李的话像一记重锤,之前我们所有的关于房产的讨论,一下子从财富的数字游戏,变得都不重要了,好像财富骤然回落到了零点,它比起生命来,似乎没有了分量。

公司里大家讨论有没有人愿意接瘦李的盘,但当时大家觉得他房子的位置不好,都默不做声。终于在一个多月后,瘦李以低于原价5万元的价格将房子转让。他亏的还有装修的钱。

李芹的故事:知识改变命运,房产巩固阶层。

李芹是精准的“人生战略家”。她从“房价洼地”房山的51平米“上车”,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生存和安全需求。

从郊区到城区的南四环,是家庭资产增值后,为了更好的地理位置、生活配套而进行的“改善型”置换。

再置换到西城的学区房。这是最具战略眼光的一步,将房产与最稀缺的教育资源绑定,完成了从“居住属性”到“社会资源属性”的跃迁,巩固了下一代的教育起跑线,也实现了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瘦李的故事:奋斗不敌变故,财富脆若浮冰。

瘦李在“奥运后房价大涨”的传闻中入手,他并非没有眼光,他搭上了时代的快车。

母亲患病,这也是中国许多农村家庭出身、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共同的悲剧——原生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极低。

大家都觉得他房子的位置不好,都默不做声。这是最真实的残酷。职场中的情谊,平时的说说笑笑在现实的利益算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加剧了瘦李的孤立无援。

关于房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空慢慢讲。

相关文章

  • 房子们的故事

    这是城市的一个偏远的角落。 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荣爷身上时,它缓慢地张开了眼。 荣爷叫荣德堂,那镀了金的边黑字朱...

  • 2019-02-22

    院生故事丨大二开始,不花父母1分钱,她靠自己买了房 小投说 大噶好,长投小伙伴们喜欢的院生故事,这期又和大家见面了...

  • 简书:精彩连载作品专题一览

    这些都是连载小伙伴们的作品,故事很精彩,分享给你们。 序号只是代表顺序,与作品欢迎程度无关。 <1>幻想 作品:...

  • 与小伙伴们的聊天记录(1)

    很多朋友面临着家庭问题,于是发心培育一批心灵导师,从自己做起,而后带动家人。现将聊天记录分享给大家。

  • 岩板,该如何用?

    dop设计(ID:dopdesign)原创 作者丨林浪草 编辑丨那兰 广州设计周,相信小伙伴们都印象深刻,各种展品...

  • 再读「稀缺」- 揭露贫穷与忙碌的陷阱

    1陷入穷与忙的循环 偶然读得一篇纪实文学作品「山果」,文章描述一位家住云南山区的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山果,经常和小伙伴...

  • 《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总结--四年级

    这周五(1月19号),故事妈妈们给孩子们带去了本学期最后一个故事,《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故事结合品格教育主题...

  • 房子的故事(1)【野草】

    我这辈子买过四套房子。 我来说说房子的故事吧。 第一套是排屋中间单位,住了二十年,忍其不便二十年。 然后在某一个心...

  • 与小伙伴们的玩耍

    昨天晚上周五,由于校庆,freetime调到了周五,然而我周五一天课,而且还要为校庆做一些服务,我就提前与学生会沟...

  • 与小伙伴们的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实文学 丨小伙伴们与房子的故事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yf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