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情我都具备了,反身而自求诚意,快乐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努力不懈地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行事,寻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个更近的了。”
短短数语,把诚、乐、恕、仁包含其中,却令人遐想且刮目相看。
首先说“诚”。什么是“万物具备”?先说客观世界需要主观世界的积极响应,更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体。万物自由存在的规律,万物因为你我他她的发展、进步、成长而存在,大家富足都是一样的,拥有四海拥有四季拥有喜怒哀惧的多彩人生。只不过不可以忘乎所以不可以自以为是,更不可以骄傲自满糊里糊涂,倒是完全可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好多了。那就得全力以赴做得到多多反省自身“求诸己”,自理自立自强自律。
其次说“乐”。有了自己对自己都是诚心诚意,快乐自然一直都会在。物质世界、名利场,所有的丰盈都会是无穷无尽的,个人欲望就应该是限制规范。有时多有时少,确确实实最终是无所谓的,也强求不得。有了内心的诚,才是感恩之心、满足之心、谦卑之心的源泉。唯有如此这般,才是明明白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是幸福感的前提。不强取豪夺才是自身“乐”,才会自助助人大家都是欢欢喜喜属于“众乐”。
再次说“恕”。这是真正的身心健康,是大家都愿意追求的那种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大千世界,你我皆是渺小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也就很容易明白生存不易生活难行。越是纠缠于柴米油盐越是受限于衣食住行,那就越是难得担当难得相互理解。天赋使命,思想差异最大,有人纠缠鸡毛蒜皮有人纠结小鸡肚肠,有人敢于担当付出有人怯于抛头露面。众生芸芸,需要相互真诚信任理解才是“恕道”。
最后才说“仁”。扪心自问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侠骨豪情是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是仁。诚、乐、恕,一切都在仁德的前提之下,这才是“万物皆备于我矣”,又是何等心胸何等气度何等高度格局?
修身养性,愿我们积极心态正能量,满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