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功能

作者: 亦然_ba45 | 来源:发表于2023-08-29 09:18 被阅读0次

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

一、怡情养性

人的精神领域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那么对人

的精神的熏陶、感化和塑造,也当从在这三个方面着手,分别侧重于体制角度、情感角度、和意志角度。

主观上一个人的气质秉性会导致一个人对外来影响有一定的选择性。客观上教育和感化也是要健全的。一个长期没有受到或缺乏道德教育的人,是不能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样没有美誉长期缺乏美的熏陶的人去情感领域不能丰富起来。

美育与德育既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又在社会整体中互为补充。德育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外在影响,美育则是动于心,从内心,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

审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而道德规范则是一种严肃的要求。

同时,美育又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美育就是指通过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以道制欲,是通过人情之常的途径对人进行造就的准则。

西方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极端,即粗野的极端和懈怠乖戾的极端,这与以道制欲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化性起伪

从心理上讲,美育是养性的一种方式。通过感情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

荀子曾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义、法度和艺术等。故圣人便以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

对于人性之伪,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蔽障使人异化,人们在欲望的支配下失去自然的本性。庄子提倡与道冥合,法天贵真,这样的人性才是沐浴在天地的大美之道中的自然人性。

禅宗则认为人性即佛性,人们只要自我修养,便能见性成佛。禅宗的美育思想,本于性,通乎悟,从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亲近。

外在的影响对人的化性,既有积极之处,也有消极之处。美育通过正声感人,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着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孔子还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育人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章

  • 转变教育观念 落实相关意见 音乐教学“以美育人”

    [摘要]这里谈及的“以美育人”,是指义务阶段学校音乐学科以美育培养21世纪的时代新人,即学校美育中的音乐美育。义务...

  • 儿童美育助力幸福成长

    在学习了苏苏老师儿童美育课程后,对儿童美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如今在思考儿童美育启蒙时,不仅要改变单一化的美育认...

  • 平凡的话语,对星艺音乐教育 不一样的肯定

    与美育结缘始于同事推荐,同事言语间对美育很是赞赏,说孩子上过美育后学钢琴表现很不一样。果然,美育没有让我失望,第一...

  • 个人简介

    张慧慧 鼎典美育少儿部语言教师 鼎典美育高平校区专职教师 鼎典美育课程顾问 ...

  • 美育课后心得

    美育是一门没有教材的书,当知道有美育课上的时候既惊喜又意外,我不仅不知道美育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美育这...

  • 分享

    美育战线教师要达成共识:具体的艺术技能只是载体、是教学手段,美育的真正目标是提升人的修养,美育是审美教育,...

  • 领航|领雁 负重前行:面向未来的课堂 柳夕浪

    一、教书与育人的割裂倾向 忽视教学的育德育美育体功能。 二、认知与行动的割裂倾向 故事,游戏,研究, 三、教与学关...

  • 转变观念 落实意见 音乐学科“以美育人”

    【摘要】“以美育人”是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即美育。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

  • 【鼎典美育】家庭美育延伸

    家庭美育拓展训练•涂鸦阶段: 家庭美育拓展训练•想象力阶段: 磨痕。一根线的魔力 家庭美育拓展训练•线的练习阶段:...

  • 2022-05-10

    让美育由城市流向乡村 从目前来看,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和舞蹈。虽然戏剧、戏曲和影视也属于美育,但要开展起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育的功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pn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