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老子通释》57

作者: 九慕望舒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09:51 被阅读0次

老子的这些观念已经从普遍人生观察到统治者。老子开始完整表达政治观念,仍然是在“大道”“无为”的引领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正”和“奇”是一个哲学对立的范畴,从国到家需要以“正”定位,需要以“奇”激活、创新。小而言之,即便是个人也是以“正”安身立命,以“奇”发挥个性,创造奇迹。

“以正治国”主张以“正”治理“不正”。那么“不正”的支点指的是弥贫、滋昏、奇物、盗贼,都是治理的对象。滋生这些坏事与错误的作为有关,想要消除就要采取正确的作为,那就是“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执掌天下。正和奇的箭头都指向了无,天下无事便是目的。在这里老子看到的是“逆向因果”。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混乱;人们的心智和技巧多了,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越是大增。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人民自然化育;

我好静,人民自然端正;

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

我无欲,人民自然淳朴。

人民无欲、无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天下无事、太平。

相关文章

  • 读书‖《老子通释》57

    老子的这些观念已经从普遍人生观察到统治者。老子开始完整表达政治观念,仍然是在“大道”“无为”的引领下。 以正治国,...

  • 读书‖《老子通释》4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一串三连问,道出老子处世哲思。问题已经给了答案,其实大道理我们都懂,具体操作...

  • 读书‖《老子通释》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请看这一章所呈现的“逆向因果”系列,最大的...

  • 读书‖《老子通释》46

    天下有道与无道的区别是不是发动破坏民生的战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成马生于郊。 走马是指战马,“粪”...

  • 读书‖《老子通释》34

    这一章,老子把大道比做了滔滔水流。这水流,万物靠它生长而不推辞,但是万物长好了,它又不居功,细细的滋养万物,而不以...

  • 读书‖《老子通释》43

    这一章老子创造一个驰骋的场景。一看到“驰骋”这个词,就有无穷的想象,思想驰骋在浩瀚无际的一个宇宙空间。人喜爱自由,...

  • 读书‖《老子通释》47

    上一章讲述内心之知,人生在世,还有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老子认为只要内心皈依天道,就能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 ...

  • 读书‖《老子通释》68

    这一章老子要给军人讲讲“不争之德”。军人的目标就是争,对他们讲不争是不是矛盾呢?别忘了圣人的思想本身就是辩证的,大...

  • 读书‖《老子通释》62

    道有两个秉性,一是穿越善与不善,二是超越最高权位。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

  • 读书‖《老子通释》60

    这一章的千古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恩师说过,讲明白的道理,自己实践过的方能说得清楚。“治大国”肯定没实践过,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老子通释》5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ep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