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时,叶辞树,一片又一片,如同岁月发出的请柬。
枝头摇曳的不只是叶片,还有悄悄溜走的年华。它们飘落时,在地上铺成斑驳图案,恍惚间拼凑出时光的模样。这个季节总教人心绪浮动,一丝离愁,几许别绪,皆被锁进梧桐树影,染就眼前这片斑斓秋色。
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倒是见过许多年轻人偏爱登高赋愁。他们从绚烂春日走来,衣襟上还沾着草叶清香,眸中盛着整条星河,却偏要在作文里强说忧愁。直至某日,见满目山河皆染秋意,方知愁是何种滋味。
辛弃疾写得好极了。年少时爱上高楼,为写新词硬是挤出几分愁绪;及至历尽沧桑,反道“天凉好个秋”。这其间的转变,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
每个知愁之人,都曾有过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华。世事从来多变,风雨从不曾停歇,待看惯无常,反倒能以平常心观世。花开是景,花落亦是景,关键不在景物,而在观景之心。
风又起了,云缓缓掩住月华,秋意渐浓。此刻忽有故人身影掠过心头——那些已经郑重告别过的,实在不必再因回忆而心潮起伏。
时光如水,缓缓冲刷记忆里的面容。秋日的离别总带着特有哀愁,教人忍不住回首来路。每到这个季节,总觉得人生该翻开新页,又觉过往尽是遗憾。心头沉甸甸的,却奇妙地装满温柔。
我们总爱在落叶中寻找光阴的痕迹,妄想藉一片枯叶留住整个繁华世间。殊不知有人安居广厦,有人困守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锈迹斑斑。众生百态,皆如浮云,在光阴长河里漂泊流转。
走远后驻足回望,才发现最珍贵的,从来都在身旁。
儿时总觉得光阴缓慢,一生漫长不可测度。长大后才懂,数十年光阴,不过弹指一挥间。曾经以为书中写尽人生百态,后来方知,人生本身才是最耐读的书。
我们总是后知后觉。许多道理,总要到后来,到很后来,才明白其中深意。并非简单的是非对错可以概括,而是融汇了经历、感悟与时间的沉淀。
即便此刻欲买桂花同载酒,终究不复少年游。但换个角度看,何必执着于重现少年心境?每个年岁都有独属于它的风景与滋味。
秋教会我们的,或许正是这份释然:叶子落了,就让它落;人走远了,就安心告别;季节换了,就静静欣赏。
最后发现,人生最难得的不是留住什么,而是在该放手时从容放手,在该前行时继续前行。如这秋风,从不停留,却也从未真正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