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从前的一个学生说让我谈谈快速恋爱的技巧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回答她的问题, 我结合身边不同的例子,总结了行动力强,不怕曲折,小步迭代这两点。但就看人看事,却引我回看2018年读过的《产品思维30讲》,我发现虽然我是全文读过那本书,但其实也还是没有读懂读透, 或许是我认知不够,没能完全理解。
我是2018年3月开始读的, 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我的启发,所以不光是买了书(文字和语音), 还自己打印了几本,同时加上了傅盛的认知三部曲附在书前。方便自己一并阅读。这几天也就重新读了部分章节。
人的中观、微观和宏观都是很重要的。
前段时间聚会较多,收益也较多,更细腻细节地体会到人和人靠近, 而且是朋友的身份,平等而且贴心和近距离地相处。这也是积累自己微观体感看人和与人相处的一个方式。这下静下心来看书和阅读,甚至读了我这一年在简书上写的全部日记,也看到我的真实和变化。也算是理性看自己和世界,让自己这个点,在线、面、体中更好地确立自我,可以是一种中观、微观和宏观角度来说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傅盛在他的《管理的本质是认知管理》中谈到两种人:一个是迷恋具体工作=我在努力工作,一个是高低结合,=我既能努力工作,又能不断花时间去反思去判断去拿认知,我的每一个执行, 本质上是建立我的认知。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可以回答我从前的学生有关快速恋爱的技巧和能力的问题。我身边有80后的还没正式恋爱过的人只停留在愿意恋爱,但却无从下手也没有途径也没有尝试的姑娘, 也有能明了自己和潜在对象的需求,思考并行动的人。
但看这一段话, 让我想清楚我遇上的一些人,包括我自己,总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被情绪和感受牵制,有认知和情绪的偏差,会有认知盲点和思维遮蔽,比如说我自己, 一直都在体制内, 一直在一个行业,基本上一个身份:普通员工。一开始是个普通老师,到教育局工作20年,我也就一直当普通教研员。 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来说通常是在被动执行层面上做事。
教育教学专业上, 微观体感上,自己在技巧上还是有自己特色,比如自己教过的学生,指导的课,都会有自主成长自我探索的特色,会显示更宽的视野,显示出自然到不知不觉吸引人的色调。自己工作的区域,会呈现综合优秀和有探究心的教师和团队比较多的情况 ,这也是我有别于很多其他教研员的特点。但是,作为人,在认知上还是有问题的, 在中观和宏观上还是有缺失的。
前一段读了蛇蛇的两万字,加上身边朋友示范,针对我自己总结:
有勇气是一种担当和自信。 而懦弱和犹豫的人是承担不了结果。
有微观体感是高手, 也是事业的基础。 只有中观套路,和系统方法也是无根之水,浮在表面, 所以看到那些大话连天的人也很少有啥建树。
但只有微观体感还不够,还要有中观系统能力,格局上有大趋势,能牢牢抓住关键点,其他的妥协和让步。
写到这里也让我忆起早一阵对一位简书友友提到的有控制欲的人的感受和思考,真的,也许是我太熟悉这种有控制欲的人,他们的人生就是一个支撑点,我要控制住他人。然后就是情绪支配的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支配的人,及被他们操控到每一步的不成样子的事。 我好庆幸看清他们和远离了他们。
所以,对自己和自己做的事情,要保持很好的体感,在框架下完善, 要提升系统能力,更要有创新能力,睁眼看世界,同时优先级很重要。敢于忽略很重要,增强判断力,每一个执行,小步迭代,建立新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