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甘化阳的浅见

作者: MR唐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6:30 被阅读0次

辛甘化阳: 中药学术语。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我自己理解的例子,就用甘草附子汤来做例子吧。

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的方剂,主要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全方共由四味药组成,分别是炙甘草、附子、白术、桂枝,作用是治疗与其功效相关的病症。

其中附子是大热的,用来去寒,白术燥湿,桂枝去风,炙甘草调和诸药。这是一般的方解。但是我总是想,为什么这个方子,可以让药力延伸到我们身体的关节末端和经络的末端呢?一开始听倪海厦老师说,附子得到个桂枝的帮助,就可以走到关节最末端,就是这样解释,但是好像并没有说的很清楚。后来我自己反复想了,辛甘化阳,这个方里面,桂枝和炙甘草,就是辛甘化阳的绝配,辛甘能够化阳,而阳就是气,气就是能够让药力运遍全身的动力,会不会是这样的一个原因呢?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个人浅见。

毕竟有很多其他辛甘化阳的组合和方剂,并不都是桂枝和炙甘草组合,但是我觉得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因为甘草附子汤的证应该就是有风寒湿造成的关节剧痛,所以将 风寒湿去除,自然就好了,本来一个人会因为风寒湿而痛,这个人肯定是阳虚,或者就是阳气虚的,所以用辛甘化阳,不仅可以去除风寒湿,还可以补回阳气。经方有时候真的就是那么简单直接,一击即中的。

相关文章

  • 辛甘化阳的浅见

    辛甘化阳: 中药学术语。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我自己理解...

  • 中草药六歌诀记忆法

    一、解表药 1麻黄辛温,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桂枝辛甘,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表...

  • 偶读《黄帝内经》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解读:凡事具有辛甘发散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均属于阳,味酸苦...

  • 桂枝

    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主治】(1)风寒感冒...

  • 随笔(三四〇)

    桂枝 味:辛、甘。 性:温。 归经:心、肺、膀胱经。 功能: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主治: 风...

  • 【中药小故事】一身热血术桂枝

    桂枝——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散寒止痛...

  • 中药——肆佰壹拾壹:葛根

    葛根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 部位:根 性味:凉;甘、辛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 解毒散结药

    猫爪草,甘、辛,温。 山慈菇,性凉,味甘,微辛。 连翘,寒,味苦。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 牛蒡子,辛,苦,凉。...

  • 汤液经法图

    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缓、能和苦能泄、能燥、能坚酸收、能降咸能软、能下 脾:五行为土,甘辛化苦,这个甘味来自食物,...

  • 恩施淫阳藿

    恩施淫阳藿,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益气强心,祛风除湿的功效。恩施淫阳藿无家种,以野生天然资源,特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辛甘化阳的浅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e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