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的哀鸣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1-09-18 16:31 被阅读0次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小雅·鸿雁》

鸿雁翩翩在空中飞,扇动双翅沙沙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受苦人,可叹鳏寡心悲伤?鸿雁翩翩在空中飞,相聚在湖沼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丈墙。吃尽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鸿雁翩翩在空中飞,嗷嗷哀鸣自放悲音。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苦辛。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不安分。

宣王时期,这是一个秋末的黄昏,在镐京郊外的一条小路上,一个面容憔悴,衣衫不整的人正步履蹒跚的向山坡上走去,他时而抬头望望天,时而停下脚步,仔细的聆听。他满脸的悲恸,出来几年了,天天做牛做马般的筑墙,说了筑完就可以回家,筑了几百丈墙了,还是没完没了,唉,什么时间是个头啊,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阵大雁嗷嗷的鸣叫,他抬起头来仰望着大雁,看着它们时而翱翔在天空,时而停在湖泽这中,大雁们两两相对,时而发出一阵阵的离乡远去的哀鸣。

他多想拥有大雁的翅膀,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的天空,天南地北,只需要展开翅膀就可以到达,那该多好啊!这时耳边又传来大雁的鸣叫声,似乎在催促大家远行。看着大雁们又一次展开翅膀向着南方飞去,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渐渐的化成天空的省略号,哀鸣声也在渐渐地远去了,他的心里更加的悲伤,这种悲伤的心情满溢了他的心中,他不觉望着大雁远去的方面,大声吟唱起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这忧伤凄凉的歌声在空旷的田野,山坡漂荡。

这是一首流民们在沉重的徭役下哀鸣的诗。漂泊的流民因王事沉重的徭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思念家乡的亲人,看到鸿雁南来北往,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于是他们便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们想象着让鸿雁来承载自己心中无法言说的悲愤与愁绪,于是“鸿雁”的意象就成为了诗人们抒发情感的选择,咏雁其实就是咏人。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重章叠唱,一唱三叹。全诗根据内容的不同,或比或兴,比中含兴,兴中有比,比兴交融。叙事、抒情皆有,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之情,内容逐层展开,使主题得到了升华。鸿雁是一种候鸟,春来北迁,秋来南去,这与流民被迫长期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几多愁绪。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而“鸿雁”作为文学意象在历代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羁旅情怀”“游子思乡”“传书寄情”逐渐成了“鸿雁”的主流内涵。

相关文章

  • 流民的哀鸣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

  • 流民

    灌浆期连阴雨,麦不实 及秋蝗虫遮空蔽日,绝收 已如是三载了 借粮者一夜间举家逃遁 岁阑村空 禽圈板结粪尘 东墙就要...

  • 流民

    三年又三年,时光飘忽的那么不真实。所有关于日子的记忆全是拥挤的车厢和吵闹的人群。 少小离家,从小城镇到大城市,为着...

  • 流民

    为何要颠沛 为何要流离 为何食不果腹 为何露宿荒野 为何背井离乡 ...

  • 流民

    (一) “张总,今天你就放过我,媳妇在家等着,一年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头跑,回来还一堆事,今天十周年,下回,下回我陪您...

  • 流民

    路越走越窄,到最后是无路可走。 守夜的人、打更的人、开荒的人都已经后继无人 田地荒芜、河塘干涸,却仍然挥霍无度,坐...

  • 哀鸣

    可曾无悔一念空, 落寞天涯一孤鸿。 清风明月百年身, 一抔黄土魂末终。

  • 哀鸣

    我听见鸡的哀鸣 我看到自己正在夺去一只鸡的生命 我的心在忐忑/但我手上的菜刀却愈发有力 我这虚伪的怜悯/看到鸡扭转...

  • 哀鸣

    最近不知道怎么啦,隔壁叔叔家的那只鸟每晚到了二十四点后就哀鸣,让人听了有些害怕,一到晚上我就不敢把窗户打开,害怕听...

  • 哀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民的哀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ky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