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M胡飞燕 2025年4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9期“简”专题活动。
四年前,我特别喜欢《伊索寓言》,小时候就熟悉的《狼来了》、《乌鸦喝水》、《披着羊皮的狼》、《农夫与蛇》的故事竟然全部改编自《伊索寓言》!等我长大后买了这套书、自己去看的时候,发现这些精彩的故事原版不过才二三百字!何其震撼?何其欣喜?
我捧着书如获至宝,并且暗暗许愿:有一天我也要写出很多像《伊索寓言》一样的故事来,既短小又富有道理还精彩有趣。
一年前,我特别喜欢《再生缘》,作者陈端生是明朝的一位女作家。这本言情小说,通篇是用七言古诗体写成,中间只夹杂少许散句陈述。世界历史上,女性作家对比男性作家少之又少,而用七言古诗体写成的小说,这本《再生缘》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那时候,陈端生女士成为了我的偶像,我渴望着我的《沈三娘》也是通篇古诗,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结局圆满完美,顺遂心愿。
看似很难,实则也不简单。既要追求字数,拉大篇幅,又要精简句子,要描述的意象、风景、心情诸类皆要用简短的诗句来表示,同时还要注重押韵。因此《千字文》、《笠翁对韵》免不了成为书桌上、脑海里的常客了。
两个月前,我特别喜欢《小巴掌童话》,张秋生老师是我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新偶像。看了他的作品,我有了要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的信念与决心。
该怎样形容我对小巴掌童话的喜欢呢?
是要说我一连去了两周的书店,全是为了拜读张秋生老师的作品?
还是要说每读完一篇故事,我会把书合上,心中复述一下这篇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大纲是什么?主人公形象是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布置故事、设计情节?
哦,对了,一定还要说我买下了这本《小巴掌童话精选集》,用我新学的研读方法,一篇篇地逐句看,梳理结构、分析主旨、学习手法。
还得说我特地去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参观,又去办理借阅卡,借了15本张秋生老师的书回家。手不释卷,两个星期就读完了所有借书。
我敢说《小巴掌童话》是我看过的中国童话故事里最好的、我最喜欢的童话。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森林里捡来的故事,五百到两三千字的篇幅,就是对比《格林童话》也不会逊色。
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尽管如此,我还是诚挚地向您发出邀请:
邀请您和您的家人一起阅读张秋生老师的《小巴掌童话》。
请给您的孩子或爱人或母亲讲一讲你看到的故事,讲讲《小波纹的童话》怎么就是世界上最小最小的童话?看看《爱写诗的小螃蟹》为什么就留下了开心的泪?讨论一下《变成小虫子也要在一起》是怎样的友谊……
简洁与繁复华丽,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艺术。我们或许会赞叹《平凡的世界》完整与深刻,会感伤《巴黎圣母院》带来的悲剧震撼,会一而再,再而三鼓起勇气去拜读《红楼梦》又放下。自然也需要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比如《伊索寓言》,比如《小巴掌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