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几次开车路过集市——摊位挤在辅道两旁,行人、电动车、三轮车混杂其中——对新手司机来说,即使大部分人遵守规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车流移动还好,前车停我就停,前车走我就走。问题在于那些突发的状况:插队、随意横穿马路、毫无征兆的拐弯,还有在车前慢悠悠晃荡的行人。
我并非要批评谁,作为行人,我自己也难免有思维不在状态、不知所然的时候。但就在那次,一位老人骑着三轮突然在我眼前猛地左偏,加速切入机动车道。那一刻,我感觉脑袋“嗡”地一下胀起来,怒火瞬间直冲头顶,几乎要破口大骂。
然而,仿佛有另一双眼睛在看着即将爆发的自己。一个念头浮现:你在愤怒什么呢?他在用生命挑战你的技术呢!是的,我的愤怒真的是指向他吗?不,我是在恐惧,恐惧自己万一反应不及怎么办?
说到底,愤怒的根须扎在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里,扎在渴望更多练习的遗憾里。看清这愤怒的根源,怒火瞬间消散了,反而涌起一阵对他们的心疼。
那一刻,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冒出来:你以为是在挑战别人的车技,实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方向盘后面的人处于何种状态:他是否正被怒火灼烧?刚经历激烈的争吵?还是酒精仍在作用?抑或只是个紧张的新手…当驾驶者的理智在某个瞬间被情绪淹没或彻底离线时,天晓得会发生什么!
作为一个清醒的人,情绪的开关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否则,别人随意一摁你就大笑,再一摁你就暴怒,岂不成了一具提线木偶?事件本身只是事件,它不会自动改变;但看待它的眼睛、思考它的头脑、感受它的心灵,却拥有转变的力量。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真谛正在于此——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敏感地捕捉每一丝涟漪,最终是为了在纷扰中守护内心的平和,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正是书写,让我得以在字里行间捕捉这些细微的感受,梳理纷乱的思绪,最终将这份觉察与平和握在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