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面馆

作者: 简小桡 | 来源:发表于2024-02-09 17:1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面,一直是我爱吃的。

吃面,会让我想起2007年或者更早一年的冬天,

我们,曾在面馆里有过短暂的见面,

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图文‖简小桡

二零零七年秋,北镇。

老许搭上全部存款重新装修了店铺,注册商标,更名:老许面馆。

1.

老许原本开过面馆,一间房,一块纸板写上面馆二字,便开始给周边做活计的人煮面条吃,两元一碗,中不溜的瓷碗面条冒尖,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心里头暖和。

年头一长,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家周围多出几家小饭馆。老许听常来吃面的客人讲,现在查得严,要求多,开店要办经营许可证,要保证卫生什么的,否则会被封店、罚款。再说眼下选择的饭馆多了,大家更愿意去干净亮堂的小饭馆吃饭。他们也问老许什么时候再盘个新店面。

架不住说的人多,老许这才一狠心,拿出存了几年的家底,装修、注册,重新开业。他站在门口,瞧着崭新的牌子欢喜,黝黑的脸上皱褶舒展。

他找来两块纸板,挂在门外。一块写着本店特色面食,肉沫打卤面、豆角肉打卤面、豆腐打卤面、木须柿子打卤面;一块写着本店主推新品:牛肉板面。

牛肉板面在当时属于新兴食物,有且仅有老许一家。常来老许家吃饭的多为工地干活的工人和中午不回家的高中生,来来回回那几样面早吃够了,一出新品自然都想尝一尝,可一问价格,要比平时吃的肉沫打卤面还要贵出两元钱,许多客人便不肯出。

这天晌午,老许面馆来了四个人,灰布工作服,黄色安全帽,看着装便知是工地上的工人,只是面孔陌生,略显年轻,并不是以往常来的熟客。

四个人找到靠门口的位置坐下来,冲厨房里间喊:老板,来一碗板面!

四个人点一碗面?老许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从厨房里出来,顺势在围裙上擦擦手,走近后再次询问:“几碗面?”

“一碗。”其中一位寸头小哥回答道。

“这……”老许紧皱眉头。

看出老许的为难,寸头小哥继续说道:“大哥,我们不是来找茬的,主要是牛肉板面太贵了,我们以前也没吃过,万一不好吃是吧?我们哥几个先尝尝,好吃再点!”

“没事,我寻思你们……放心,小兄弟,咱家推出的面绝对香!”老许的眉头舒展开来,回到厨房,起锅烧油。

切面,烧火,煮面;盛出,过水,倒入汤汁,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碗面配一份干辣子,老许将食物放在桌子中间,又递上四个小碗和四双筷子,说:“各位请慢用。”

四个人瞧瞧碗里的面,半满的油汤没过七八根宽条,几片油菜叶点缀其中。说实话,就这么一碗面都不够一个人塞牙缝。

“每人盛点,快尝尝。”四双筷子依次挑起宽宽的面条,各夹了一块油菜叶,倒入汤汁,有的加醋,有的放干辣子,先轻咬一口慢慢嚼着,随后响起一阵“秃噜秃噜”的吃面声。

“好吃,真好吃呀!”众人赞不绝口,又伸出筷子到中间的碗里,却挑上一抹油。众人尴尬看着碗里仅存的两小块牛肉,都缩回了手。

寂静良久,众人几乎异口同声喊道:“老板,再来三碗!”

“四碗,刚才那碗算我请。”平头抢过话说。

“好嘞!”老许答应得痛快,乐颠颠又端起大勺!

这一次,老许不仅放上干辣子还赠送一盘凉拌菜,“我没骗人吧?咱家的面香着哩!”

“香,呼呼,香的哩。”众人一边附和一边大口吹着面,等热气散去,又是一阵“秃噜秃噜”“咕噜咕噜”吃面喝汤声。先前碗里的牛肉也不知进了谁的肚子。

2.

等客人散去,已是午后一点多,老许麻溜地收拾着桌子,他端着一摞空碗往大塑料盆里放,边刷洗边得意地笑问:“媳妇,我就说吧,牛肉板面一定会有许多人吃的。”

她媳妇从里间抱着一个大黑口袋出来,略显疲倦,她一口哑嗓音:“等我先把这堆金元宝给东家送去再说,哎呦,我这个肩膀疼啊!”

老许说着好,嘴上却要过瘾:“早就说别费事叠那玩意儿,挣不了几个钱还耽误事,有那个功夫给我打打下手比啥不强?你一会儿回来我给你捏捏肩。”

“再说吧!”老许媳妇出了店门,“我送完还是先回家,得给娃准备晚饭,他也不能见天来面馆吃面吧?”

“哎,好好。”老许答应着,收好刷干净的碗碟筷子等,又泼了一地的水,拿起拖布拖起地来,一抹橙黄的阳光投进来,刚好落在光滑的水泥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圈。

午后客人不多,老许收拾完,挪动凳子位置,坐下来,背靠着墙面闭目养神。他心里盘算着将来吃板面的人再多些,就把店名改成老许牛肉板面,只卖这一种面,省事还赚钱!

“叔叔好,叔叔?”清朗干净的声音飘来,老许腾地一下从凳子上弹起来,没想到他竟然睡着了。

喊他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清朗的声音继续礼貌地说:“叔,给我来一大碗豆角打卤面,一份小菜,再来一瓶汽水!”

“好,稍等,面马上煮好。”

少年环顾四周,店面虽小却干净明亮,两排共六张桌子靠墙摆放,一桌配四个木凳。他坐在右边中间的位置上,安静等待。

厨房里传来一阵阵电机的轰鸣,男孩又往厨房方向看,挂在门框上的白布帘子被油烟晕得黑一块灰一块。正巧老许掀开布帘,空着手朝他走来。

“小兄弟,你看这么着行吗?”

“你说,叔。”

“没豆角了,给你换其他的卤子行吗?要不你尝尝牛肉板面?咱家新推出的,可香呢!”

“牛肉板面?”

“对,这么着,我给你做一碗,白送一叠小菜行不?看你是第一次来吧?要是觉得好吃,也跟你们同学念叨念叨,帮帮我推销推销。”老许搓搓手说。

少年笑笑,问:“叔,你没认出我?以前我常来咱家买面回家吃的。我是魏明轩,轩轩。”

“轩轩?”老许仔细打量一番,神情有些恍惚,久远的记忆中似乎是有一个叫轩轩的初中生,可那已经是开店之前的事了。

“叔,那时候我经常过来买面,每次都要卧个荷包蛋呢!”

“你是轩轩……那个最爱吃荷包蛋的轩轩?”老许似乎想到了那张稚气未脱的脸。

“对,是我。”

“哎哟,那时候你才十二三岁吧?你说你爸妈工作忙顾不上你,哎呦,一晃都这么大,变样咯,我都没认出你啊!”

“对,就是我。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我妈为了我的学习在这边租房子陪读,过年我才跟着父母一起回家,住上二十几天。我呀,还一直惦记着叔叔煮的面呢!几年间,家乡的变化是真大啊,我找不到原来的地方,看到老许面馆,还在想会不会是叔叔家的,嘿,没想到还真是!”

“是你哦,轩轩。你小子怎么不直接说?”

魏明轩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嘿嘿,我这不是怕认错嘛!”

“你这娃,你等着啊,叔马上去给你煮面,免费吃,说什么你也得尝尝咱家的牛肉板面。”

“哎,好嘞,叔,有茶叶蛋没有?我看纸板上没写。”

“有,有茶叶蛋,板子上没写。我寻思哪天得空再找几块板子写上。店里还有汽水,散白酒,小菜什么的,最好标上价格,来吃饭的人一看就知道,省得还要问来问去。”

“不用那么麻烦,叔。你做牌子的地方应该都能设计菜单吧?找他们印两份,来的客人一看不就知道了?”

“轩娃,你不知道,印菜单贵着呢,能省点是点,要不禁不住你婶子唠叨。再说就我这么个小馆子,不讲究那些。”

“没事,叔,赶明我找块大红纸,给你写一份,就贴在靠门口的那面墙上。”

老许听了乐呵,先去厨房煮面。一叠干辣子、一叠小菜、一个茶叶蛋,外加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板面。

老许坐在魏明轩对面,紧盯着他看了看,问:“轩轩,你怎么知道牛肉板面配茶叶蛋,我一边煮面一边合计,以前你只嚷嚷着吃荷包蛋吧?”

魏明轩从桌子边上拿来一瓶苹果味汽水,顺手拿起桌边的瓶起子,打开盖子后才回答:“叔,我们学校周围有很多面馆,也有卖牛肉板面的,他们煮茶叶蛋,火腿肠,鸡头,还有肉丸子,我换了好几家店吃,就是吃不到你煮的面条味。”

老许挠挠头,憨憨地笑:“我就说我煮的面最香,你婶子还不信呢!好吃吧?”

“好吃!叔,牛肉板面也好吃!”

“轩轩,这次回来能待几天?”

“三天吧,假期结束我就得回去。”

“哦。”

“叔,听说咱们镇上正修建农贸市场呢?”

“是,干了好一阵子了,前段时间听说临时下了令要在年前赶工完成吧,这不又雇了两队人来。”

“难怪呢,我爸也带着他手里的几个工人来,都是二十才出头的小工,我爸还教育我来着,让我说什么也得考个出彩的大学,将来一定得去大城市谋生。”

“哦,是这么回事。怪不得我看见几个新面孔,多半是你爸手底下的。”

“哎,我心里有谱,还用他说嘛!”

“滑头!”

两个人边说边聊,颇有忘年交之感。橙色的光线西斜,渐渐地被黑色替代。晚饭时间,面馆里又来了好几波客人,工地上的工人都听着信要来尝尝牛肉板面。魏明轩爽快地帮忙。

直到夜色贪晚。

3.

一转眼,秋去冬来。老许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有忙活计的人来吃,镇上的高中生也慕名而来,只为了尝尝牛肉板面的香鲜。这板面就像有什么魔力似的,吃完总叫人念念不忘,恨不得马上再来吃上一碗。

老许媳妇答应老许来店里帮忙,打打下手。老许赚了钱,却一直没去印菜单。

初冬的午后,阳光暖暖的,宁静而温柔,像金子般灿烂。老许照例收拾完面馆,靠着椅子休息。

“叔叔好,叔。”清朗干净的声音飘来,又一次惊得老许从椅子上弹跳起来!

老许一看,是魏明轩。

“是轩轩啊,你可有一阵子没来了?”

“是,叔。我这次是趁着月假回家来取些东西的。我爸接的工程收尾,也快离开去南方那边找活计。我趁着这次回来再去看看他,正好还能找个机再吃一碗您做的面。”

“面,一直有,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给你煮面吃。”老许来到轩轩身边,拍拍他的肩,说,“好孩子,叔今天给你做豆角打卤面吧,再卧个鸡蛋给你吃。”

“叔,还是给我煮一碗牛肉板面吧,加个茶叶蛋。”

“哎,好啊!”

“谢谢叔。”

依旧是一碗牛肉板面,一叠干辣子,一叠小菜,一个茶叶蛋。

依旧是老许坐在魏明轩对面,俩人边吃边聊。

“叔,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你这里吃面了,以后可能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哦?”老许有些不敢相信,“你要去哪儿?”

“我姐姐结了婚,她在杭州那边安了家,我父母也要搬过去,将来准备帮着照看小孩吧。等我考上大学,就继续住校,将来毕了业,去哪里工作就尽可能安家在哪里。”

“你要去哪里?”老许再次询问。

“深圳吧,或者广东那边。”

“有出息啊,都有出息。好孩子。”老许一遍一遍重复着,手颤巍巍拿来一瓶苹果味汽水,顺手拿起桌边的瓶起子打开后,递给魏明轩。

“谢谢叔。对了叔,你看这是什么!”魏明轩从塑料口袋里取出一张红纸,红纸外糊一层塑胶,慢慢抚平,可看见黑色的刚劲字体。一行行,那是每一种食物的名称和价格,最顶层还写着老许面馆价目表。

“叔,我先给贴上再吃面,我带着透明胶带呢!”话说间,魏明轩已离开座位,上下丈量,他要尽可能保证贴得正正当当才行。

“先吃面吧,赶趟!”

“没事,反正面也要烫呢!”

“好,好呢!”

红纸贴上墙,魏明轩高兴,老许也高兴,“好啊,真挺好!”

“快,先吃面吧!”

“嗯,”

面吃到一半,有一个女孩和略小一些的男孩一前一后走进面馆。她注意到刚刚贴上墙的价目表。

“弟,你吃什么?”女孩问。

“尝尝他家的牛肉板面吧!”

“好,我也来一碗。”女孩说着话,从埋头吃面的两个人身边走过,走到厨房门口。

“老板,在吗?”

老板娘从厨房间出来,喊老许:“你别光顾着聊嘛,也招呼招呼客人。”

老许这才起身,忙问吃什么。

女孩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店家老板就坐在靠门口的座位上。她说:“我们来两碗牛肉板面,多加辣。嗯,有茶叶蛋吗?再各多加一个茶叶蛋。”

“成,稍等,面一会儿就做好。”老许答应着,又对魏明轩说,“轩轩,你再等我会儿,我还有话没说完哩。”

“好,叔,你先忙。”魏明轩抬起头,笑着回应,目光却正好落在女子身上。

是怎样清朗干净的声音,女子下意识看过去,正巧与魏明轩四目相对。

心跳加速,记忆的轮子开始转动。

是他!是魏明轩!她一直记得的人,她一直念念不忘的人,她已许久未见的人。

是她,是苏何。他还勉强记得的人,他一直没有给过回信的人,他并不想相认的人。

像小说里描述的巧合,可她与他的再次相遇,并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激动。

苏何领着男孩走到靠门口的桌子旁,坐在了面向魏明轩的位置上。她故作镇定的再次望向魏明轩,一张白皙干净的更像女孩的面容,发光如同鹰一般锐利的眼神。

女子心中惦念:真的是他,魏明轩!

男孩问:“姐,你看什么呢?”

女子回:“没什么,一个看起来有点熟悉的人。”

男孩又问:“熟悉的人,是谁?”

女子还没回答,却被魏明轩抢了先,他大声说道:“是我,你姐姐的表哥。”

寻声望去,男孩又不好意思的回过头来,他笑笑不再继续问下去。

苏何心如刀割:只是我的表哥?

两份板面,一叠辣椒,两个茶叶蛋,附赠一叠小菜。老许送完餐,又坐回魏明轩的桌位,他宽厚的后背刚好挡住苏何的视线。

苏何埋头吃面,烫!

“抱歉,请问有卫生巾吗?”她并没有察觉自己的问话有何不妥,直到弟弟提醒她不是卫生巾是餐巾纸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紧张,又有多失态!

老许喊媳妇拿来餐巾纸,打算继续跟魏明轩再聊一会儿。可魏明轩却站起来说:“叔,我突然还有点事,等我走之前再来看看你。”

老许一听也不再多说什么,默许他离开,照例没收面钱。

眼瞅着魏明轩走出面馆,苏何更加紧张,她很想追出去喊他,问他为什么一直没有给他回信,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可她又不想太过失态,闹个不痛快,于是只能强作镇定地继续吃面。

4.

果不其然从面馆出来后,苏何没有看见魏明轩。

初冬的午后,天黑得早。太阳藏在云朵里,少有的温暖也消失不见。苏何裹紧大衣,落寞的走进被凛冽的寒风中。

她想起,初见魏明轩,也是在一个有风的下午,那天的风却格外温暖。

她也是和弟弟一起,在家门口弹玻璃弹珠。

几个人从校园里翻墙出来,其中一个男生抱着篮球。不知怎么回事,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好巧不巧正落在她的头顶,痛!

没有道歉只有“戏谑”的笑。

扬起的尘埃作为反击,可苏何心里却并没有真的生气,她悸动的心早已被那张干净的脸和锐利的目光俘获。

也就是那一刻,十三岁的苏何心中种下了喜欢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再后来,苏何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了男孩的名字,知道了男孩的家,她和魏明轩也见过几次面。

魏明轩考上高中后,苏何也曾写过一封表白信给他,信里她第一次提到她的姓名。只是,她一直没有收到回信,那之后她也没有再见过他!

信中写:

魏明轩,见字如面,我是苏何。

你还记得,那年春末,你的篮球打在一个女孩的头上?

你还记得那年盛夏,家乡大水,你在铁轨桥上遇见的女孩吗?

你还记得,你去商店里买东西时,送你糖果的女孩吗?

你还记得那年元旦假期,看你跳皮筋的女孩吗?

你还记得那年除夕夜,给你苹果吃的女孩吗?

你还记得又一年除夕夜,请你送她签名的女孩吗?

你还记得有一个女孩曾经悄悄地跟在你身后吗?

我就是那个女孩,苏何。

从遇见你到如今,已是五年有余,虽然我们见过的面屈指可数,可我还是依然记得两年前我们曾在除夕夜的见面,你写的名字真好看啊,我一直保留那个有你名字的日记本。

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吗?

明轩,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你知道吗?只是因为一个篮球砸到我头上,我就不可遏制地喜欢了你,我知道你的名字,你的住址,我也知道你的优秀,面对你,我竟然如此渺小,可我还是鼓足勇气想要告诉你,我喜欢你。

可以回信给我吗?苏何。

往事历历在目,泪水不知何时模糊眼眶,苏何被不停呼唤着“姐姐”的弟弟打断思绪。

“姐姐,你怎么走这里来啦?”

苏何看着眼前的黑色大门上,锁着金色的锁头。是呀,她怎么走到魏明轩的家门口了?

楞楞的看了许久,她甚至有一些恍惚,好像刚才她没有去吃面,她也没有见过魏明轩一般。

“没事,我们回家吧!”

5.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苏何过上了人人向往的安稳生活,父母安康,工作顺意,家庭和睦,儿女成双。

苏何还是很喜欢吃面,拌面、冷面、抻面、板面。在小小的县城里,每一样面都有一家固定的店,几乎每个月都要挨个尝一遍。

又是一年冬天的午后,苏何刚刚出差回来,一走下火车,就有冷冽的寒风吹进脖颈,苏何裹紧了大衣。她既不用回单位,也不太想回家,于是拖着行李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准备找一家饭馆,填饱肚子。

走着走着,她走到了高中门口,那有好多家饭馆。鸿运烤肉拌饭,一家亲饺子馆,何记大碗油泼面,老许牛肉板面!

老许牛肉板面!老许,牛肉板面。

好像许多年前,她也曾在家乡吃过老许煮的牛肉板面,好像那天也是冬天的午后,好像是一家面馆,面馆,老许面馆!时光拨动记忆的弦,演奏着五味杂陈的音乐。

也许只是巧合吧!

苏何走进饭馆,点了一份牛肉板面,一个茶叶蛋,“多放辣,谢谢!”

苏何去看,果然,系着围裙煮面的人不是曾经的面馆老板,而是一个三十出头跟她岁数差不多的男子。感觉似乎有点像老许,可其实也只是感觉,毕竟苏何去的次数不多,又过了许多年,哪里还有对老板的印象呢?

一碗牛肉板面,一份干辣椒,一个茶叶蛋。

“一共八元钱,请问是现金还是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

“好的,二维码在柜台前。”

付款时,苏何看见柜台玻璃桌面下,有一团红色吸引了她。这红色太过显眼,又与周围的装饰完全不搭。于是她多看了一眼,那是一张略有些泛白的红纸,纸上印着黑色毛笔字。

老许面馆价目表

老板端着油汤半满的碗往厨房里间送,看见苏何盯着红纸出神,他解释道:“那还是以前我爸在的时候,他卖面的价格呢!”

听老板娘这么说,苏何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原来在北镇开的老许面馆吗?”

“是啊,你听说过?这是我爸以前开的店。他年纪大了干不动,就把这店铺交给我们打理。”

“那是我老家,以前念书的时候去过。家那边的店还有吗?”

“早没了,你不知道,家那边不是拆迁盖了楼房?我们家得了拆迁款,条件好了,我们夫妻俩决定来县城发展,也为了孩子以后上学不是?”

老板和老许一样也很健谈,苏何的一句问勾出了好多话来。

“哦!”

“我爸脾气倔着呢,他说这红纸写的价目表是他一个朋友写的,旺铺,不让我扔,说是得替他朋友找个人。”

“嗯?他朋友叫什么,他在找谁?”

“我也没问,说是他朋友叫魏明轩,要找的人叫苏何吧。”

魏明轩,苏何!

泪水顺着眼角流出,苏何哭了,原来魏明轩也来找过她。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什么我不说就独自离开了呢?

“你好,一共八元,请问是现金还是电子支付?”老板再一次问苏何,苏何才意识到刚刚的一切不过是她的幻想罢了。

十年了,魏明轩怎么可能会找她呢?还是么神话的方式!

“电子支付。”苏何想往柜台处走,却被老板礼貌地拦住了。

老板举着胸前的二维码吊牌,说:“这里扫码就行!”

苏何走出面馆,看了一眼店名,便拖着行李头也不回的走了。

相关文章

  • 一、“老许面馆”

    一个叫“镇江”的老城,闻名于世的是“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对于镇江的锅盖面是吃...

  • 老面馆

    听说之前初中门口的老面馆又开业了。好怀念他家的味道。初中三年乃至工作以后也会常去他家吃面。后来由于拆迁原因搬...

  • 老陈面馆

    1 面馆前的两棵梧桐树掉光叶子的时候,“老陈面馆”招了一个兼职大学生,叫刘歌。齐刘海,浓眉毛,大眼睛。她不化妆,衣...

  • 呕心沥血------从选址到营业的面馆策划

    面馆策划 一.市场潜力 已有面馆 位置 种类 重庆小面 步行街 重庆小面 中心岗楼 老...

  • 不该吃那一碗面

    李军的单位附近有一家名叫“老秦刀削面”的面馆,因为面馆的面做得地道,老板老秦为人也好,所以李军就成了“老秦刀削面”...

  • 小小服务员

    我家是开面馆的,名叫许家面馆,最近又出了一个红烧牛肉面,别以为是方便面,那才叫真正的红烧牛肉面,那牛肉可是爸...

  • 老面馆的回忆

    一直想着和袁同学回一趟曾经在成都租房子的那里。一晃都10年了,始终没有回去。 正在整理疫情的资料,成都的疫情又严重...

  • 老上海面馆拔草记

    今天中午和家人一起去拔草了位于老南市的逸桂禾阳春面馆。 逸桂禾阳春面馆是典型的上海老城厢本帮面馆,位于老南市的一条...

  • 卤肥肠

    我们这座城市的面馆特别多,老卤面、腰花面、三鲜面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种,纵观整个面馆,最受欢迎的无疑就是大肉面和大...

  • 吃面记

    常熟人吃面蔚然成风,以致成为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常熟有不少有名的老面馆,如王四老面馆,杨杨面店,春晖面店等等。常熟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许面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kl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