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5/R31(每轮7天·第31轮第5天/总第215天),完成✅。
如何借由笔记这个外挂大脑的方式,来修炼我们的“第一大脑🧠”呢?!
《笔记的方法》一书提供了多种方法,简要介绍其中的三种,结合本沐思考,今天来看第一点:
【方法一】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做好概念考察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做好概念考察”,这里提到的“概念”和“考察”,是指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方法:“基本概念”和“实地考察”。
为什么要做概念考察呢?
在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AI时代,能否“提出好问题”反而是重中之重。
提出好问题,既是对自己纷繁思路梳理和精准提取,还是我们遇见所需答案的最短路程。
有的人仅仅是提出问题并宣之于口的一刻,已自有答案。此外,最能启发、激发、唤醒我们内在智慧的教练技术,也是以能提出支持到他人的成长并去向目标的『好问题』著称。
好问题最原子、最基础的要求,需要我们有“厘清概念”的能力。
不但需要知道我们所表达的每个词、每个概念本身的意思,还要了解这些表达,在同频他人认知系统时,『同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到达率。前者与智商有关,后者与情商和沟通商有关。
比如,同样在说『冒险』,有的人遍尝人生风景风味,已到了抛却红尘,出世探索修行的“冒险”阶段,即将告别李叔同身份的弘一法师,已褪去王子外衣的乔达摩·悉达多……都是例子;而有的人认为尝试去做不敢做的、没做过的事,是冒险;还有的人,对于这人来说“活着本身,就已经是冒险”。
设想如果同时与他们几位说冒险,我们会探讨出一样的说法答案吗?!以及,如果面对同一个AI,由我们来提出同一问题,我们能否让AI了解我们想探讨的又具体是哪种冒险呢?!
每一次将模糊的概念界定得更精确,我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概念考察是任何有效思考的基石。
如果做笔记只是摘录,那我们的大脑就只是一台复印机,即使内存足够,也仍然未完全理解的概念和他人观点,不能真正理解,又何正确使用。
按照《笔记的方法》中的建议,『坚持用自己的话记笔记』,那么,每一次记笔记,都是一次思考过程,锻炼大脑的过程,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和观点。然后,运用自如。
【方法二】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决策能力
除了概念考察,第二种借助笔记修炼大脑的方法叫作: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决策能力。
我是水沐,日日累进,关于方法二,我们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