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作者: 未告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8:11 被阅读44次

说道孟子,不可避免的就要问:人性之为何?

孟子答:人性本善。

在中国思想史上,阐述“人性”问题的一定不只有孟子,也不是孟子首先思考“人性”的问题。

像《自性命出》中关于“性”与“情”的阐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情生于性”,性情皆来自于天,是自然本性。

孔子也言:“性相近,习相远。”性为自然本性,养性,可习。

然而,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并判断性的性质的思想家正是孟子。

为什么孟子觉得人性本善呢?因为一个例子: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孩子将要跌落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出一种想办法救孩子的心理情感。孟子把它叫做“不忍人之心”。

这样的“不忍人之心”,在生活中该是有很多。不忍,同情,没有多余想法的善行。

故孟子确定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把这“不忍人之心”又可以具体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若能遵从自己的内心行动,便得“仁”、“义”、“礼”、“智”四德。

而这四德,又是围绕“仁礼”的道德规范。也所以孟子被认为是继承孔子“仁”学,加以主体深化的亚圣。

不去理会孟子四德在那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在来看当今社会。孟子的性善论能立住脚吗?

排除个别反社会心理者,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有“不忍人之心”的。如我,经常因为这些“不忍”、“羞耻”,而让自己陷入各种内心与现实的纠结里。

而为什么有这样的纠结,是因为要克服这些“不忍”“羞耻”之心,做出认为对的决定和行动。

孟子中,有讲那些没有遵从人的“善”,而行“恶”的例子。应该没有如我这样,为克服内心的“善”,而遵从真实内心的例子吧。

这也算的上是社会的发展,也肯定了中国文化里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是孔孟道德思想的巨大成功。

但我是不认同人性善学说的,孟子的“心”与“善”更多的还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注入。就时代背景而言,又是服务于封建等级社会的。

我更愿意相信,人性是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这个自然指的是凌驾于所有物又存在于所有物的东西。若道家来说,或许就是道。

性情论里,出名的除孟子的性善论以外,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了。古时其他思想家思考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本性就只有非善即恶了呢。既然“性”为自然,为客观,就无善无恶。这里我要把“情”与“性”分开了。

人之天性使然,就如其他生物一样,求生,适者生存这些。

而人的特殊性,能思,有情。人总是能克服这样的生物本能如去追求比之本能还要重要的东西。

我想人之所以为人,还有一个别与其他生物的天赋,就是情。就算儿童无知,也会儒家的亲亲。这是本性里对情的渴望。

善与恶都是人赋予的一件事或物的特性。善总是相对困难,恶总是相对容易,如此。

接下来再看看孟子中较神秘主义的思想吧。

孟子讲“浩然之气”。这个“气”,还是一种客观存在,能感受,却不能触摸可见。

孟子讲“养气”,除了“知道”,还有“集义”,这两种方法。很多人为之深省的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更是强调着一种磨炼。

在此就不说人格了,还是来说“情”。在我看来,“情”,也是一种“气”。它能感受,却不能触摸可见。

人对于这样的“情”的追求便是“性”。而对于“情”的延伸就更多了,也可以回到“仁”、“义”、“礼”、“智”了。

相关文章

  • 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说道孟子,不可避免的就要问:人性之为何? 孟子答:人性本善。 在中国思想史上,阐述“人性”问题的一定不只有孟子,也...

  • 《中国哲学简史》7-9章读后感

    这中国的哲学史深奥无比,越读越难,可我还是选择继续前行,开卷总是有益的。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也是...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文学是什么玩意儿

    哲学家可以“哲学”写出几本关于哲学的著作来,比如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希腊哲学史、老子的哲学、孔子的哲学、孟子的...

  • 读中国哲学史之墨子

    说到墨家,时下最熟悉的就是王者荣耀中1v1的墨家机关道了。若不玩游戏,那么也一定看过秦时明月,知道墨家的机关术。 ...

  • 读中国哲学史之戴震

    戴震,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学于多位大师,博学善思。开创了乾嘉朴学的“皖派”。后进入四库馆任纂修官,积劳成疾死于任所。...

  • 读中国哲学史之梁启超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多转为保守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论战。保守派还是力主君主立宪,提出...

  • 读中国哲学史之佛教

    佛教,大概在春秋早期发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为悉达多,尊称为释迦摩尼。“佛”,是为“觉悟”,指觉悟了“绝对真理”。 在...

  • 读中国哲学史之黄宗羲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儒家对超越价值的追求达到了高峰。与宋不同的是,同样“空谈误国”的两...

  • 读中国哲学史之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高中语文课本里这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qq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