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八十九)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八十九)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13:23 被阅读0次

系列是指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事物或现象。有了对系列的理解,就能够体现出事物以及活动安排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一个区域的实验启动会,安排的内容会体现出活动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一个区域的实验推进会,也要体现出活动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在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课例展示,更要体现出课例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就课例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型系列化。课型系列化可以描述为要呈现出几节能够体现系列性的课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是一项教育科研成果,已经有了成型的课例,这是较好的实验成果。

基本课型有五个,即“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和“自由阅读课”,这些课型是成体系的,具有系统性。每一种课型都可以作为后一种课型的基础课型。对于实验教师来说,非常需要把这些课型全部梳理出来,能够把握好每一种课型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实现课型教学的最优化。

观课教师往往也有这样的需求,想了解做课教师在上本节课之前,又是让孩子做了哪些学习活动?下节课还会安排哪些学习活动?等等。比如,我们看到“精读引领课”,就要问“单元预习课”是怎么上的?看到“略读实践课”就要问“组文阅读课”是怎么上的?

二、学段系列化。学段系列化就是要呈现出三个学段的课型,起码要体现出三个学段的。这样安排,可能觉得不仅是课型多,还会感觉课时也多。如果从课型较多的角度考虑,最少能够分别呈现出三个学段中的一种课型,比如有低学段的“精读引领课”,中学段的“精读引领课”,高学段的“精读引领课”。

呈现三个学段的同一种课型,目的是能够关注到不同学段的观课教师,实现观课的普遍性,从不同学段掌握此课型的基本操作流程。

三、策略系列化。从阅读策略上看,是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巩固方法。教材也有策略单元的安排,既要关注策略的实效性,又要关注策略的系列性,搭建起系列性学习的支架,打通阅读壁垒,建构阅读新高地。

    教材策略系列可以体现在一些学段之间,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的“有目的地阅读”等。这些策略阅读安排在本单元是独立的,安排在中、高年级就是联系的。加强策略的勾连,能够解决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小学毕业时,这些阅读策略要全部体现出来,能够实现学以致用。

学段策略系列可以体现在整个小学阶段,既要体现学段的独立性,又要体现小学阶段的整体性,形成系列性。比如复述故事的策略,一二年级是借助图片复述故事,三年级是详细复述故事,四年级是简要复述故事,五年级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

“同系异策”阅读就是在统一阅读体系内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首先是建构了一个阅读体系,要关注到这一体系内的每个学段。既要体现三年级学的三年级用,四年级学的四年级用,五年级学的五年级用,还要体现出三、四、五年级学的六年级全都用。

陈先云常讲,教四年级的老师要看三年级的教材,还要了解五、六年级的教材,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够有系统的感念。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这一点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八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gz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