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观后感

作者: 简心呢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6:3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对这部电影有一丝丝的排斥感。"死亡"这两个无不让人感到一种恐惧,"诗社"二字又会让人产生一种诗意般的感觉。而这两个词看似不恰当的组合,却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当我认真看完《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是沉重的。对于这部电影,我去看了很多的影评,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尼尔的父母、老师或者是当时的教育体制导致尼尔的死亡,包括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也是。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从尼尔他自身出发,难道他自己不应该为他自己的死亡负大部分责任吗?

在很多人看来,美国的教育是轻松的,自由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他们是真的有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吗?不是的,一个想要取得成就的人,他的一生,他的学生时代是肯定不会那么轻松的。就如我们看到的哈弗图书馆那样,想要成功的人,他们都在挑灯夜战。每个想要完成自己目标的人或者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的人,他们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而这个时候,就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抗压能力的时候了。在《死亡诗社》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尼尔的父母将他送到好的高中,不然他参加任何活动等,目的就是想要他好好学习知识。而他自己却很爱表演,再加上有Keating老师异于常规的教学方式,他悄悄地背着他的父母去参加了表演。这也是他父亲生气的导火索。他喜爱的表演与父亲让他好好学习之间的矛盾,所给他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他最终以自杀这种很"幼稚"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尼尔所在的家庭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体制和我们的大同小异,他们要面临"高考",我们也是。我们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父母也要求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很多时候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同样也会遭遇到父母的反对。尼尔的压力难道与我们的压力有很大的不同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中国的学生压力很大,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压力,不仅仅是学生,父母同样也有很大的压力。而当我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难道都要像尼尔一样选择这么不负责任的方式去处理各种事情所带来的压力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不知道会有多少的家庭出现"残缺不全"的情况。所以呀,这也足以说明,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都要积极向上,乐观一点,不要一面对点挫折就感觉人生就要就此结束了。就像Keating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SEIZE THE DAY。

尼尔的死亡是不幸的,但是从他的这种"幼稚"的选择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压力谁都会有,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去面对,这些压力都是可以被解决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选择尼尔那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去处理人生道路中的种种压力。

相关文章

  • 诗社才成人已去,春雨未歇

    诗社才成人已去,春雨未歇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观后感 主题及关键词:...

  • 机器

    《肖申克的救赎》&《死亡诗社》观后感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

  • 死亡诗社观后感

    seize the day ,当基廷老师带着同学们参观荣誉墙,看墙上那些牛逼校友的照片,我还以为这是要励志鸡汤呢,...

  • 《死亡诗社》观后感

    尼尔,最终,还是死了。 这个追求自己的演员梦想、同样有着表演天赋的大男孩,一场《仲夏夜之梦》让观众热烈鼓掌的男主角...

  • 《死亡诗社》观后感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看懂它,但对于一个将来想要做老师的我来说,看完这部电影我在想,如果我是遇到和基丁老师一样的...

  • 《死亡诗社》观后感

    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演绎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它包含了诗歌,青春和浪漫;它交织着欢快,压抑和突破。这部电影就是充斥着...

  • 《死亡诗社 》观后感

    这部影片我在看之前完全不知道内容,看到评分高才看的。看之前我还以为是悬疑血腥片呢,中途差点要放弃影片了,然后特地去...

  • 死亡诗社观后感

    之所以想写下这篇观后感,也只是想记录下那些不经意间给我的感动,或许是年龄越来越大,慢慢的就只为活着而活着,内...

  • 《死亡诗社》观后感

    由于老师的再三推荐,我终于看了这部名字早已熟识的电影。初听这个名字,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它听起来像是个恐怖片,而...

  • 《死亡诗社》观后感

    开场精彩,中场尽显疲态,结局来了个绝杀,最终反败为胜。 凶手毋庸置疑是那个“船长”,他教会学生追求快乐,但却没有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诗社》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ll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