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山路弯弯 三
有了黄伟欣做向导,向平和谭林,不要花心思,下了车,只需跟着他走。小城的街上,明明灭灭的灯火,三三两两的人群在悠闲地散着步儿,他们一边走一边瞅瞅这、看看那,两边高高低低的红砖瓦房,在夜色朦胧中是如此地美丽。他们知道这儿并不属于他们,明天他们就要分配到下面的道班去养路。走了一会,他们就进了奇县公路养护段,这是一幢宽敞的四合院,正门两边各一幢二层红砖瓦房,一边用来办公,一边用来住宿,后面是一排杂屋,食堂等都安排在那,中间的院子很宽敞,院中坐了不少人在那聊天,一旁一些孩子在玩耍,黄伟欣因为在下面的道班养路,加上他来的时间不长,与他们并不熟。绕过人群,黄伟欣径直把他们带到食堂,食堂的人知道今天会有修路的人来,本已过了下班时间仍没有下班,在等着要来吃饭的人。
“李师傅,您好!我们三个人来吃饭,他们俩是来修路的。”一见食堂的厨师,黄伟欣就说。
“哦,你是黄伟欣,我知道你们要来吃饭。”食堂的厨师定睛一看,才认出黄伟欣来。
说着马上到锅里给他们三人各拿了一钵饭,又用碗一人给他们打了一份菜。食堂的菜一角二分钱一份,饭交粮票,每钵三两,吃多吃少由自己定。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此时他们太需要饱餐一顿了,端起碗他们就吃,谭林一个劲地说:“这菜味道好,下面的道班也是这样的伙食吗?”
黄伟欣此时正顾着吃饭,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事,嘴里含着饭嘟噜道:“稍差一点。”就不再搭理他。
这顿饭他们每人吃了两钵,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他们三人见办公楼那边仍亮着灯,黄伟欣就带着他俩来到办公楼。革委会刘副主任刚好在办公室。见黄伟欣带着两个人进来,刘主任马上起身说:“想必你们就是来修路的吧!今天真的是不好意思,我帮你们买了票,可是好说歹说司机就是不停车,刚好红江车站又没有旅客下车,害得你们走那么远的路,我买的票又白白地浪费掉了,那司机真的可恶!”这是一位中等个子、身材匀称、很随和地中年男子,他一边对他们说着话一边热情地招呼他们。
“刘主任你好,这是向平、这是谭林。”黄伟欣把他们介绍给刘主任。
等他们相识后,便随意地攀谈起来。
刘主任说:向平和谭林将分到国防线上腾岭工班去养路,那儿的条件很艰苦,但他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把路养好。
向平一心想摆脱家乡的环境,冷不防地问:“刘主任,这路要养多久。”
刘主任眉毛一扬说:“车不通了,就不要养了。”
临走时,刘主任给他们俩人一个通知,他们凭这个通知到养路工班去报到。并叮嘱他们明天早上6点钟搭到中岭的车,下了车然后走路到腾岭去。
那晚他们就住在养护段的公铺室,翌日清晨五点钟向平就醒了,他轻轻地起了床,来到楼顶的阳台上。入秋了,阵阵秋风迎面吹来,使人不禁有冷的感觉,向平情不自禁地抖了一下。这个位置虽不是城市的至高点,却因处在小山坡上,极目望去,能很清楚俯瞰山坡以下的景观。T字形的街道成为这座小城的主旋律,一条小河从东流向西,忽高忽低的楼房,没有规律的小巷穿杂其中,四周绿树群山环抱,此时东方的太阳正冉冉升起,红色的光芒照射在城市上空,万丈朝霞把整座城市都披上了色彩。
“好美丽的一幅画卷。”向平由衷地赞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