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功推出“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之后,对现当代儿童文学文本继续进行梳理,意在向人们展示具有较高文学水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凌叔华的这本《小哥儿俩》正是这一书系的力作之一。
凌叔华是学贯中西、绘画技艺高超的民国才女,她的文学与冰心女士齐名,确有其独到之处。这本书有13篇短篇小说,短小精悍。书中的短篇虽短,但结构比较完整,过度十分自然,集中反映了孩子眼里的真善美。
书中《小哥儿俩》一篇,开篇大乖、二乖小哥儿俩清明节早上迎来在城里教书的七叔,七叔兑现承诺带来一只会说话的八哥鸟,孩子们被鸟语迷住了;午饭后,孩子们去听戏,给八哥鸟放了假(不教学说话);听戏回来,八哥鸟被野猫吃了,院子里很血腥;哥俩痛哭过后,当晚找野猫报仇,没找到;第二天一大早,哥俩继续报仇,在后院发现生了四只小猫的大野猫,爱抚起小猫咪来。
从清明早晨到第二天早晨发生的这些事,构成了整个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短,时间线索清晰,故事推进的五个部分环环相连,小说结构完整。可以看得出,儿童文学的读者以儿童为主,就更应该叙述清楚,让儿童能读懂。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认真写作的态度堪称典范,不因读者是孩子就敷衍,搞所谓的意识流。当前,市面上流行的一些小说,为了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结尾部分搞得不知所云,甚至就不做结尾,完全是在敷衍。
《小哥儿俩》一篇以人为题,通过记叙大野猫偷吃八哥鸟的事来反映小哥儿俩的想法、情绪变化。故事的发生、推进十分自然。即便是意外事件,也是合情合理的意外。因为家人都没有亲眼看到野猫怎么吃八哥鸟,只记述了“簸箕里的鸟毛混着血肉乱作一堆,上面还有几只苍蝇飞来飞去”。第二天早上,二乖发现并抚摸小猫咪,看它们吃奶时,大乖不是去打大野猫,而是说要跟妈妈要棉花帮它们“垫一个窝”,哥俩一边观察一边逗小猫,照看起小猫来。
作者记述一个事,读者通过阅读了解这个事;一旦记述的顺序出现错乱,读者很可能被搞懵。现实中,写小说往往不是写新闻,而是作家把想像的情节通过文字来传递给读者,这些事、这些情节很可能是作家杜撰出来的。这个时候,情节是怎么推进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全在作者的想象力、文字表达力,怎么来井井有条地组织情节进展,怎么使一个个情节有序衔接,还要让读者觉得不突兀,这完全是写作的基本功。凌叔华在这本书的短篇中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哪怕是做个梦到梦醒后的现实情况,小孩的内心想像到接下来遇到的事,过度得都十分自然,儿童读者能读懂足以证明其写作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