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10:26 被阅读11次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品味《道德经》 之三十六

【原文】

将 欲 歙 之 , 必 固 张 之 ﹔将 欲 弱 之 , 必 固 强 之 ﹔将 欲 废 之 , 必 固 兴 之 ﹔将 欲 取 之 , 必 固 与 之 。是 谓 微 明 。柔 弱 胜 刚 强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大意解读】

将 欲 歙 之 , 必 固 张 之 ﹔

        只要产生收敛的想法,内心就一定还存在着“扩张”这个标准。

将 欲 弱 之 , 必 固 强 之 ﹔

        只要产生削弱的想法,内心就一定还存在着“增强”这个标准。

将 欲 废 之 , 必 固 兴 之 ﹔

        只要产生废除的想法,内心就一定还存在着“兴盛”这个标准。

将 欲 取 之 , 必 固 与 之 。

        只要产生获取的想法,内心就一定还存在着“给予”这个标准。

是 谓 微 明 。

      (能够知道这些标准),就可称之为非常精微明白了。

柔 弱 胜 刚 强 。

        那些柔弱不明显的东西(比如那些标准),往往会胜过刚强而明显的东西(而起作用)。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就像鱼不能离开水一样,国家的利器也不可以离开国人向国人显示。

【读后略议】

        据说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他的成就,就是得益于《道德经》的启发,他说《道德经》是一座桥梁,人们借助它可以达到另一维度,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隐藏在背后左右人们行为习气的标准,或者说潜意识。若能看到这个,就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微明” ,即连隐藏在另一维度的细微东西都清楚明白了,如此,才能做到自己做主,不被那些标准、潜意识左右。       

        人们要真正做到“微明”,光知道别人说的道理远远不够,还需要亲力亲为,做“守静笃,致虚极”以及“营魄抱一、涤除玄鉴”等等的功夫,把蒙在心上的浮尘清理干净,一切细微隐蔽的东西,方可无藏身之处。

        记得年轻时候,人们批判《道德经》,说老子虽然有辩证法思想,却把辩证法玩死了,说他说的太绝对,太迂腐了,其中例证,就有这一章的内容。比如“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柔弱胜刚强”等等。从字面理解,确实够迂腐、够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从人们心理活动的层面看,这确实是及其简单原本如此的真实现象。

        由于《道德经》叙事角度的原始,透过文字所说,即可触及到一切事、理产生的源头,也正因为这样,《道德经》就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质,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各种行业的人,都可以从中开发出为己所用的东西。凭着这个感觉,我对这一章就做了这样的解读。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相关文章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品味《道德经》 之三十六 【原文】 将 欲 歙 之 , 必 固 张 之 ﹔将 欲 弱 之 , 必 固 强 之 ﹔将...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五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五 【原文】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乐 与 饵 , ...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一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一 【原文】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 【原文】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其 事 好 还 。师 之 所...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三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三 【原文】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胜 人 者 有 力 ,自 胜 者 强 ,知 ...

  • 品味《道德经》之三

    品味《道德经》之三 【原文】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不 ...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二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二 【原文】 道 常 无 名 。朴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四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四 【原文】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 品味《道德经》七十六

    品味《道德经》 七十六 【原文】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 其 死 也 坚 强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

  • 品味《道德经》之十六

    品味《道德经》之十六 【原文】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道德经》之三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u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