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65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65

作者: 月光下的筱儿 | 来源:发表于2025-04-25 10:42 被阅读0次

6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1.学生在课堂上提不出问题,会是一个缺乏经验的教师感到惊奇。其实这是一种毫不足气的现象,学生并没意识到他们的教材究竟是懂了还是没懂。因为教师在讲课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使学生明确的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该教材的思维过程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是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是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是他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愈加积极的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的愈加明显,从事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有一种错误观点:他们认为把教材讲解的越明白易懂,儿童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知识就会写的越深刻。

  

2.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的实质有其清晰的认识。使他们感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挠有欣慰的劳动。

3.学生反复阅读各种有关章节的教材,但是这种阅读已不同于第一次阅读,这是学生似乎是要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对学生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记住各种细节,而是要找出各自起义的一般规律性。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又必须深刻的熟悉细节。

  

  

【思考】

1.教师要少讲。

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教师在课堂组织中有以前的教授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的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探究,去合作,去反馈,孩子们只有在他们尝试合作思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永久的收获,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成功的体验感。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目标,没有学习的尽头,或许这是他们没有找到成功的乐趣,当孩子们在解决习题的过程当中,他们绞尽脑汁思考后而获得正确的结果是那种兴奋感和成就感,会促使他拥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成功的体验感也是促使他们培养思维的一种方式。

3.拥有学习策略。

新课标准强调让孩子们拥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一种能力。其实这也就是对思维的培养,从平时课堂上的一些活动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获取梳理归纳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促使孩子们尝试。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文章大意的能力。这不仅是简单的信息提取工程,同时还有他们梳理思考。以及运用正确的词语或者时态去表达的一种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给教师的建议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co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