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你也可以轻松入门“上古天书”》文章的开头,提出了几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是“举一反三”,而不是举一反二,或者四呢?你知道为什么是“男左女右”吗?你知道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不辨是非呢?你知道为什么《水浒传》里梁山好汉说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呢?
其实这些都与易学有关,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易学,而我们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易如反掌,一五一十等人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成语俗语背后却隐藏着丰富易懂的易学秘密。从天文到地理、数学到建筑、技术到艺术、草药到生命、衣装到饮食,中华民族用易道把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向了生命的极致,天地大美的阴阳万化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发挥地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就来理解这些熟悉的事物背后的易学秘密。
1.为什么是“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也即“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为什么是“举一反三”,而不是举一反二,或者四呢?这也要从易学说起。上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方(《你也可以轻松入门“上古天书”》没有看过的请自行阅读哈),当你知道了“乾”,自然就可以推演出与“乾”相连的“兑”,“巽”,“离”。所以是举一反三。

2.为什么是“男左女右”?
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就是男左女右。
3.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不辨是非呢?
青红皂白蕴含着五行对应的颜色,青,赤,黑,白,黄。在古代,人们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青红皂白,也就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4.《水浒传》里梁山好汉说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呢?何为“天道”呢?
“天”,有自然之天、伦理之天、哲学之天、宗教之天等多层含义。“天”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是一个人上面一个脑袋,可见“天”的本义就是“头”。后来引申为自然界的最高处。由于“天”是至高无上的,就成为人们敬畏、崇拜的对象。在上古先民那里,“天”已成为皇天、昊天、天皇、天帝,被神格化、人格化为最高之神。“天”有意识地化生了万物和人,为宇宙万物的主宰者,具有无上的权威。由天子亲自主持的“祭天”成为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
《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乾为天。《易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天”除了最高之神的意义外,还有天道、天理的意思。天道就是天地之道、乾坤之道,就是中华民族两大精神,就是“阴阳中和”:平等、自由、中正、和谐。
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昊天的代表,代表着天,他需要解决百姓的问题。而“民以食为天”,如果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就容易揭竿而起。中国人信“天道”,既然天子无法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那梁山好汉就来“替天行道”。
5.在《论语》中,孔子也常常讲“一以贯之”,何为“一以贯之”?
其实,这“一以贯之”是与易学有关的。“一以贯之,不二法门”。正如《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可以说,“一”就是“道”的体现或者衍生。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中的“一”也可以说,就是“道”。
翻译为: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6.为什么“南面术”也就是“帝王之术”?
《论语》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译文】孔子说:“雍可以出任政治领袖。”
古帝王以坐北朝南为尊,古人南面称王也。所谓“人君南面术”,即为治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
《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古人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这种朝向的房子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迎风。由于房屋都是南向,辈分高的人一般住在正中,面向南方,辈分低的人自然就要面向北方,“以南为尊”的习惯因此而形成。
7. 北京故宫后三宫: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
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名字均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昊天的代表,代表着天,而帝王之位极尊,谓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是故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
而《道德经》里面又有天得一以清,为表示帝王是天地间唯一的、最尊贵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宫。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8.《红楼梦》中蕴含的易学。
读《红楼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只关心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没有去注意《红楼梦》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宝藏。《红楼梦》中当然蕴含着易学方法,这里就举一个例子。
《红楼梦》有着300多个不同的角色,其实,你找不出十恶不赦的坏人。好人和坏人其实是很难界定的。《红楼梦》的作者觉得有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的。
且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
这一段也许你从来没有注意过吧,而且也看不懂吧,我自己也是看不懂。但是学了一点易学之后,突然有一点顿悟。
64卦中,乾表至阳,为清气,坤表至阴,为浊气。其他62卦皆为清气和浊气的混合。天地间,至阳,至阴之人甚少,也就是至仁,至恶之人甚少,大部分人都是清气与浊气的混合。正如《红楼梦》中写的: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开始了解易学之后,还有一个帮助是开始分东南西北了。中国人的习惯是背北朝南。当我用中国人的思路来定位方位:背北朝南,左东右西之后,我突然有了方位感。以前,我是路痴,一直不识方位,也就是常说的“找不到北”。我总是用学校里学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是,当我站在大街上,哪里是“上”,哪里是“下”呢?所以,我总是手足无措,无法辨认方向。如果用背北朝南的方式来定位,那就容易理解了。中国的房子大多是坐北朝南,很容易就分辨出南面,按照背北朝南的方向站好,左东右西,也就很容易分辨出东南西北了。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有理解不到位之处,还请专家指出。
附录:中国方——五行八卦歌
头顶天脚踩地华夏儿女中间立
左手阳右手阴易如反掌气数理
天为乾地为坤雷震风巽长男女
父在阳母在阴水坎火离中儿女
艮在山兑在泽八卦方域大简易
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朱雀后玄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