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卫生间经过操场,近距离观看了师阳老师的体育课。学生的士气明显高于他,草坪上摔跤的,台阶上逗虫子的,长椅上扎堆聊天的,围着他争论的……
不像是上课,更像集贸市场,各种声音嘈杂在一起,只有学生,没有老师。高个子也被学生压抑的无声无息,我感觉有点被学生“欺负”的感受,这成了一种变相的“欺凌”。
走过他的身边,又回头看了看他,心中噌的出现了一个念头:“如果我孩子在这儿又会怎样呢?”
经过三周的体验,发现这位新老师孩子气太重,让孩子们纵情四海,无法无天。孩子们的眼中他不是老师,也许他们就没有见过这样温声细语的,不会骂人的老师。
找了几位老师帮助他,可他还是不开窍。他的理由是“不让我打学生,我咋能管住他们呢?”“我说不来脏话我怎么管呢?”
一阵哑然,没听说过能管住学生必须要打要骂,这是什么逻辑啊?侧面了解得知,他父母都是老师,给他灌输最多的就是“现在的孩子不能打,也不能骂,不然会……”即继承了他父母温柔的性格,又提前得到了教育孩子不能打骂的“熏陶”,所以他面对那群“神兽”,束手无策。说教——效果一般般,反复强调——对牛弹琴,左耳朵进右耳朵。
晚上和儿子电话“熬粥”时,我说了这个小老师的情况,他也真情的说到,面对孩子,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可能和师阳一样“囧”,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放下电话我就在想,新来了四位新老师,个子一比一个高,性格一个比一个柔,上课从没展露过霸气,都是学生心中的“理想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将是我近期的重点工作。一旦让学生左右了他们,那么收心就更难了,再调教转变就麻达了。
近期的几种举措看来效果甚微,一是安排师傅帮教;二是让他们多进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观察他们如何管理学生;三是建议读一些教育论著,在理论上有所补充。杜威说知是行之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自学了教心学,在没有系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就匆匆上阵,要让他们“召之即战,战之必胜”,实属赶鸭子上架。
提升他们,内驱力是主,要让他们真正爱教育,喜欢当老师,这样他们会主动学,主动研究。外因则需靠单位去培养,去干预,去引领。内外兼修,可能会引导他们尽快入“角儿”。
看到了这样几句话,一起共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虽为凡人,你亦要如翱翔九天的鲲鹏般自信,要相信你就是你,“你不比一颗星暗,也不比一棵树低。”
相信年轻教师会尽快成长起来,超越自我,超越你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