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的多样性
1认识物质是多样的,知道物质是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既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
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和化合物
3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常见的物质
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认识其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是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以自然界的循环和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
2水和溶液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认识溶解和结晶现象
(3)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4)知道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5)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溶液浓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学习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
(6)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金属和金属矿物
(1)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体会化学方法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
(2)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4) 了解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以铁生锈为例,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6)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金属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4常见的酸碱盐
(1)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和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
(1)冀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直到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2)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以及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3)了解,观察实验以及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4)结合实例体会化学品的保存,选择和使用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认识和合理使用化学品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5)认识空气、水、金属矿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四)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
4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跨学科实践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