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感谢孙禾老师的分享!正如他在文中提到的,也许很多学生认为只有老师才需要规律练习阿汤,实则不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因为练对了阿汤,我们便能体会到充电的满足感!希望大家每天都能电量满满,加油哦!
以下文章来源于在莞城的Ashtanga教室 ,作者sunhe
很多同学觉得老师因为要授课,每天坚持练习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作为一个其它行业工作者,很难保持规律的练习!
在我看来练习和授课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练习者和教学者的身份也有本质区别。
练习时是头脑和意识的深入沟通的状态,授课是我这个教师的身份和学生沟通的角色。
在扮演沟通者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每次迎接新同学时,我会详细询问他们的练习背景、身体状况、是否有受伤,以及他们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甚至还会了解他们的时间安排。这样,我就能提前准备授课内容,预防练习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和受伤风险。
以往经验告诉我,前期沟通越充分,彼此的信任和和谐相处就越容易建立,练习过程也会更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当精力充沛时,思考清晰而愉悦;但过度消耗精力时,思考会变得吃力,内心也会烦躁。这时,我会减少授课量,或者安排一个小练习,比如10到15分钟的静坐、简单的拜日式或呼吸练习,这些都能快速恢复我的精力和专注力。
在我的教学生涯当中不止一次听到同学和我说,“工作已经让很累了,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练习了”,“练习太消耗了”之类的话!而我从工作者的角色出发,工作已经很累了,就应该通过练习来给自己加个油,充个电。
就像手机一样,手机每天都在屏幕上显示不同内容给人观阅,它无时无刻都在消耗电量,看视频、打游戏这样耗能就特别快,读文章、写东西要省电的多,当然屏幕关闭只显示时间日期之类的会更节能。
手机用了一天,回到住处,我们都会让它休息充电。更何况需要面对诸多繁琐事物的我们。
我开始练习前的大脑的感觉是沉重、干燥、乏味、思绪像好多年没骑过的自行车链条,一踩上脚踏板,废了好大力,也不见得行进多少。
整个思考过程费力、卡顿,硬生生绞尽脑汁逼出来工作成果,也不见得让人有多满意。
练习后,大脑里变得清明、轻松、空灵和愉快,一些卡顿的思路和问题,像是给自行车链条滴上润化油一样,不仅仅踩车轻松不费力,而且前进的更快了。
听起来十分神奇的效果,其实在瑜伽传统也很轻松找到根源所在,练习体式或者静坐的过程中,我们将所有的念头做了感官回收的行为,不让它继续发散性的去思考,好比黑夜中一堆手电筒四处张射的光线亮度,肯定比不上将所有手电筒射向一处的光线亮。
所以练习对于工作者角色有很大一部分意义是充电和赋能,并非是消耗。
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前,是因为他们本身是练习的受益者、是虔诚者的练习者,被瑜伽能量充盈着和包裹着才有能力和心气去持续持续深入传播这一个美好的事物。
(孙禾老师已经规律练习阿汤9年,目前师从阿汤授权老师Tao老师,练习到二序列,并在东莞主理一家mysore教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