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身体不适引发的自我认知与行为反思

身体不适引发的自我认知与行为反思

作者: Sencer | 来源:发表于2025-06-30 16:42 被阅读0次

今天感觉比前两天好些,但仍有些不舒服,不太敢低头,一低头就头晕。即便如此,我有时还是会长时间坐着不动。其实,多活动更有益于健康,但真要动起来时,又不太想动,可能是看手机、低头太久所致。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让我提不起劲做事,但无所事事时,心里又乱成一团。这时,我最该做的是平复心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很多时候,我会在焦躁烦闷中做些连自己都说不清的事,不知不觉就把时间耗掉了。

实际上,我们并非主动浪费时间,而是无意识地做着对自身成长无益的事,在琐事中消磨时光,进而影响认知。

我记得在一次认知课堂上,老师说:投入时间的过程,就是认知积累的过程。所做之事会影响认知,而认知又会持续影响下一步的行为,行为产生的结果亦是积累因素形成的。

可以说,这些认知会持续影响我们做事的方向和选择。当意识到“选择大于努力”时,我们往往会忽视对事情本质的洞察,仅凭已有认知做选择,这常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违背初衷的决定。

以运动为例,我们本希望通过运动获得健康。但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如何调整状态、健康对整体的影响有多大,都需要我们自己评估和体会。在实践中,这些感受不仅会影响当下行为,还会悄悄改变做事的方向。

再如学习,学习真正带给我们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是什么,都值得认真思考。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并非源于目标驱动,而是被动接受外界信息,影响了认知诉求,进而影响具体行为和做事方式。

回到日常生活,我们可以问问自己:现在所做之事是否与人生目标相符,那些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当前的定位层级是否还适用于现在所做的事,能否清晰识别其中的差异,是否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调整认知。

现实生活中,调整认知可能需要改变一些具体行为,而改变往往意味着有所取舍。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少能从第三方视角审视当下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未来。

关于认知有个五W一H提问法,即why(为什么)、who(由谁做)、what(做什么)、where(何处做)、when(何时做)、how(如何做)。遇到问题时,不妨用这种方式问自己。

例如,为什么身体会不适?做什么能改变这种不适?何时去做这些事?若条件不允许,又该在何处做?具体该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提问,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许就会浮现。可以先去医院针对性检查,查看是否是旧病灶的原因,通过排除法,确定是否是不良习惯导致的不适。

明确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审视近期行为习惯,找出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逐个排除后,针对性地调整。其实,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和盲目,这只会加重问题的影响,让人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相关文章

  • 情绪改善可疗愈部分疾病

    情绪与个体的生理、认知、行为是相互联系的。情绪可以引发生理的、认知加工及行为的变化,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又会影响情绪的...

  • 学习

    书名:儿童心理学 标题:学习 字数:520 1.元认知 元认知行为是自我反思的学习行为,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自己的信息...

  • 梦(关于心的想法与追忆)

    过去的经验,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隐藏迫害

  • 身体不适的再次反思

    大前天午休后起来,就感觉头痛难忍,到晚上彻底趴下。昨天咳嗽咳得嗓音都变了,没敢拖,赶紧喝甘草糖浆。 咳嗽几年没咳了...

  • 无谓社交引发的身体不适

  • (一)如何自我疗愈——认知治疗模型总论

    认知治疗模型总论 如何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进行自我的疗愈,下面进行解释。 有察觉 不幸的来源是失控的情绪和不适应行...

  • 学习笔记∶教学反思的七条路径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

  • 《自我导向行为》读书笔记

    认知情景 1.自我矫正=自我导向行为=自我认知=觉察认知情景 2.人的行为其实是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正确的认识...

  • 郭召良: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时是围绕情境、认知、情绪和行为四个要素展开的。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环路模型,情境引发认...

  • 自我反思,自我认知

    最近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呢?外向?还是内向? 外向的话,遇到陌生人,总是要先让人开口,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体不适引发的自我认知与行为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fi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