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听安意如竹筒落黄豆的声音,听完她描述爸爸过世面临生死离别的场景,我竟感动得眼眶湿润。这是第一次听一个抖音视频很感动的感觉。这大抵就是用心说话的原因吧。一位知性有才情的古典现代文学女作家的天然魅力——温婉柔和。
我常觉得时间无趣,不知哪里打发时间。昨日在教堂无意间萌生了与其乱糟糟想事情,何不试了下“无我”,不是刻意去做“无我”,是在此觉得心安的环境里一种自然而然选择思考的方式——“无我”,别去想关于“我”这个头脑带来的思考,那种纠在“我执”里的“撕拉感”,如同深渊永无止境。而那“无我”之感如同一抹朝阳,深渊外的朝阳,令人心神安宁。原来,心安便是这样的安于当下,安于此时此刻,安于本我,“无我”之感是安于当下滋养自己最好的方式,哪怕体会到片刻“无我”也足够滋养。
那个“我执”就如一个防备,时刻警觉并保护自己。能清晰卸下“我执”的防备是非常不容易的。得令我觉得确实没东西需要“防备”的安全感袭来才能更好卸下“我执”,回归“无我”。我是个防备心特别重的人,也就是“我执”很重的人。防备心越重,越难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安心处于当下。但是越难安心处于当下就越想去静下来,想静下来的心又会成为更深的“我执”,盘旋充斥着本就防备心极重的自己。这便是我的前半生,至少是十八岁有了人生目标“我要找回自己最佳状态”到三十六岁感慨“人生不过了了,放下防备,‘无我’便是天堂,不必外求,当下便是‘最好’”这十八年青春年华一直在重复的事情——越是想静越是躁动,感慨何处安家之呐喊。这十八年,我像极了溪山行旅图里描述的第二重和第三重境界——孤独执着外求去求道到豁然开朗不必外求。
抖音里安意如像小芳姐的温柔,乡村亚珍像小麻的精明,而我又像谁呢?啥时如王阳明一样见自己呢?
像小芳姐的温柔
像小麻的精明
抖音里安意如像小芳姐的温柔,乡村亚珍像小麻的精明,而我又像谁呢?啥时见自己呢?













网友评论